冲喜小夫郎 作者:月清冷然
方言没差点喷笑出声,好在及时忍住了,他沉默了一会低声道:“放心吧,我们不会赖在你们家不走的。”
“哼!最好如此。”方山说完气哼哼转身回房,有一点方秀儿说对了,他确实惧怕他爹,若是回来还见他这副模样,不管家里还有没有别人都能抡起扁担就给他来一下。
吃过野菜粥,方家暂时都没有出门。方大伯就坐在屋檐下修理农具和打磨柴刀,方河就在院子一角沉默地劈竹子片竹片,打算编细竹筐来,剩下的还可以拿来修整栅栏,还有家里的菜地也需要一些,等晚些他还要去帮着拦上,免得村里的牲畜跑进去吃掉菜苗。
爹和娘都在,方山也不敢再偷懒,只得去帮大哥的忙。
方秀儿就拿了块布出来趁空问她娘这样绣有无问题。
方家的午间显得一片和谐。
方言没有待在这里,而是带着弟弟又出了门。
“花奶奶在家吗?”
“哎,在,是言哥儿吗?快进来快进来!门没锁。”里面传来花奶奶喜悦的声音。
透着栅栏上爬着的瓜叶看进去,瞧见屋里晃过一个瘦小的人影。方言连忙推门进去,果然就见花奶奶已经挪到门边来了。
“我们进来了,花奶奶您不用出来了。”一边说着一边几步跑进去把人扶住。
花奶奶是个年纪很大的老人家,身子瘦瘦小小,腿脚也很不便,所以自搬来这里后就很少出门,最多就只是到院子里走一小会,村里个别的孩子都有点怕来这边,但方言兄弟俩却很喜欢,老人也很高兴他们来串门。
花奶奶身体不好,可是难得的眼神和耳朵还很不错,所以听到方言的声音就忍不住出来瞧。
“不碍事,这点路奶奶还走得动。”花奶奶笑呵呵的,拉着方言上下仔细看,苍老的脸上现出担忧,“言哥儿啊,你们在那家可还好?自从那晚出事,奶奶就快担心死了,还好你们哥俩没事儿。”
方言笑了笑,真诚说:“让您忧心了,我和小锦都很好,没有受伤。还得感谢花大哥救了我们兄弟俩呢,只是这几天有些乱,没来得及亲子过来跟您和花大哥道声谢呢。花大哥呢?又进山去了吗?”
“是啊,你春生哥前两天就上山,不过估计也该回来了,先不说他了,快进来坐,奶奶给你们冲蜜水喝。”
“谢谢奶奶。”
兄弟俩都甜声道谢,然后花奶奶就乐呵呵地小步挪回里边去给他们倒水倒蜜糖。
花奶奶的儿子是个猎户,本事还不小,进山就没有空手回来过。
方言听到蜜水以为是花春生新弄到的,于是就好奇地跟了过去,结果让他哭笑不得的是因此居然让花奶奶以为他是去要帮忙的,就连连赶他出来坐,嘴里还直念着说她能做,如果不动手她就真的是坐着老骨头发霉了。
花奶奶一边从碗柜里摸出装蜜糖的罐子,忽然道:“对了,你那天放我这的虫子我给收在鸡窝上边的筛子里边,你去瞧瞧。呵呵,没想到言哥儿居然也喜欢玩虫子。”
方言:……
作者有话要说: 忘了说,一般凌晨两点更新的话是我捉虫,不过也未必捉得完,哈哈
第6章
筛子放在小凳子上,里边放在几张树叶,树叶有点蔫了。
方锦整颗头几乎趴进去了,半晌才抬起头来,本就圆润大大的双眼睁得更大更圆了,里面满满的惊奇。
“哥哥,虫虫还没死啊!”
他这一抬头,方言这才稍微看清筛子里的情况。只见其中一张微卷起的叶子此刻正在轻轻晃动,斜着砍的话就可以看见里边有只他小指粗细的虫子。
若再仔细看,就能发觉正是那只虫子在吃叶子才使得树叶晃动的原因。
生命力还真强!
方言默默在心里感叹了一句。
那天他在烧焦与绿树中间,不知为何第一眼就留意到那瘫在灰烬里的东西,莫名使然上前细看才发现是只虫子,然后也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他就给带回来了,再放在了花奶奶这边。
总之这一切都是在他莫名其妙之下做的。只是他也没想到当时看着怎么都向只死虫子的……如今居然又活了过来。
“哎呀,我本还寻思着若今日还是干的,就去菜地给你们捉两只呢。”
“那是蚕……”
“什么?”
面对两双茫然的眼眸,方言沉默了一下,笑了笑:“嗯,没什么。”如果真养活了到时再说吧。
“花奶奶,我能再放您这两天吗?等我家房子修好就拿回去。”
“没事,放多久都没问题。不过,言哥儿你还真要养这虫子啊?”
“嗯,这虫子看着挺奇怪的,我还没见过,养着玩。”
“……”花奶奶看着方言笑得开心的样子,笑容微敛,半晌才有展颜,“确实,这虫子奶奶我也还头一次见,怪新奇的,你们就放心吧,放在奶奶这准没问题,不会让鸡吃啰。
来来,喝蜜水,这可是奶奶特地留给你们的。”
“谢谢奶奶。”
“哎,真乖!”
***
距坪沙村不远有个大村子叫坪岸村,站山丘上都还能望见彼此首尾,其实就是隔了两个河水弯道而已,只是一个在左岸一个在右岸。地形都差不多所以村子规模也差不多,而因为村子间经常通婚,所以两个村子间倒也是相熟相处也比较融洽,只是坪岸村居住的是张姓人居多,所以现在的人都习惯了叫它张家人。
张家村比起坪沙村要出名得多,主要就是村里出了个大善人,张大善人家里又出了一个秀才和一名童生,因此即使是镇里也都有所闻。
坪岸村最上方坐落着的是三间青砖大瓦房的大院子,比村长家还要大,那就是张大善人的家。
同坪沙村一样,因为之前的那两天大雨,村里也有好些人家屋子漏水或者墙根破损的,这会都趁着雨停阳光出来抽空在午时赶紧搬来材料补漏。
临近或者要好的人家都会自觉的过来帮忙,而在农忙时期难得聚一起就难免会谈论些村子里的八卦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