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 作者:来自远方
“满口虚妄的大道理都是那么的可笑,”沈和端在最后一段话中写到,“杨先生告诉我,在这些孩子眼里,我所说的一切还比不上他们午餐时吃的一口馒头。我不相信,我驳斥她,但事实证明,她才是对的。我曾不解祖父为何说以前的我不适合在政府里做事,但是现在我明白了。以前的我只活在自己的理想中,想要真正为这个国家,为这个国家的人民贡献出力量,就要学会真正的脚踏实地。”
写完最后一个字,沈和端放下笔,眼前仿佛又浮现出杨聘婷的身影,她独立,自信,她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真诚和温暖……他的未婚妻,李家的小姐是否也是这样?一个懂得知识,笑起来温暖而美丽的女孩?
想到这里,沈和端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一丝笑容。看了一下时间,匆忙合上日记站起身,刚拿起放在桌上的书本,却猛然想起,他在子弟小学任教的时间已经结束,而李三少请他办的事情也已经告一段落。
不过他至今仍不明白,为何李谨言会让他私下里给人讲授第二国际的事情,还叮嘱他一定要保密?
或许沈和端永远也想不到,之前坐在他课堂上的人,会在今后做出多大的事情,会在西伯利亚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掀起多大的波澜,或许将来的某一天,有人会在不经意间告诉他一些细节,他也会在惊讶之后,为自己曾做过的事情感到骄傲,但那也会是很久以后了。
“记得,我现在的名字叫喀山。”喀山低声对孟二虎说道:“千万别记错了,我是个鞑靼和蒙古混血的牧民,家里的牲畜都被哥萨克抢走,我对沙皇俄国有彻骨的仇恨。”
“知道了。”孟二虎点点头,想起喀山和那个哑巴老头刚到后贝加尔时的情形,忍不住的脊背发寒。他这辈子还没这么怂过,当初楼少帅的马刀就要砍上脖子,他眼睛眨都没眨一下,可那个哑巴老头站在他跟前时,他浑身的汗毛都要竖起来了。不光是他,常大年,许二姐,二把刀……这些刀口舔血的,没一个见到这老头不发憷。连他带来的这个叫喀山的,也不是个简单的。
“知道就好。”喀山上前一步,用力推开了房门。
等到门关上,孟二虎啧了一声,从怀里摸出酒壶朝不远处的几个守卫挥了挥,想和老毛子打好关系,酒是绝对不能缺的。
果然,那几个守卫见到孟二虎手里的酒壶,嘴巴都快咧到耳根了。这个鞑靼人真是慷慨,每次来都要带给他们不少好东西,他带来的烈酒比他们平时喝的劣质伏特加要好上一百倍。只有那些贵族老爷才能喝上最上等的伏特加,听说沙皇的酒杯都是用金子和宝石做的……
一个叫做图哈切夫的守卫走到孟二虎面前,一点也不客气的接过他手里的酒壶,拧开瓶盖,仰头就是一大口,然后再拧上瓶盖,将酒壶扔给身后的其他人,同时不忘朝孟二虎竖起大拇指,“我的朋友,这可真是好酒!”
孟二虎又从怀里摸出了一盒肉罐头,图哈切夫的眼睛立刻开始发亮。
“我用一整张熊皮换来的!”孟二虎将罐头塞进图哈切夫的怀里,示意他收好,“好东西就要分享的。”
图哈切夫立刻将罐头藏好,探头朝身后看了几眼,其他几个守卫正在喝酒,没人注意这里。他凑到孟二虎耳边低声说道:“作为朋友,我想我必须提醒你,有人对基洛夫说你们不可靠,说你们接近反抗组织是别有用心。还劝说基洛夫最好不要再和你们接触,新加入反抗组织的人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才能相信。”
“哦?”孟二虎脸色一变,仿佛异常气愤,“他是谁?基洛夫难道任由他诋毁我们的友谊?!”
“他是个大人物。”图哈切夫继续说道:“在彼得堡的工人中有极高的声望,还是那里的苏维埃主席。”
“那还真是个大人物啊。”孟二虎仿佛十分惊讶,能告诉我他到底是谁吗?”
“他叫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图哈切夫回头朝身后的守卫们喊了一句,“警告”他们不许把酒壶里的酒全部喝光,然后转头对孟二虎说道:“事实上我讨厌这个人,我的同伴们也不怎么喜欢他,他对米尔夏这样的孩子都抱有怀疑。”
“我的朋友;”孟二虎目光坚定,斩钉截铁的对图哈切夫说道:“请你坚信,这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人像我们一样反对沙皇的统治!”
“我相信,我的朋友!”
一边和这个守卫说着话,孟二虎决定必须将这件事尽快告诉那个哑巴老头,若是基洛夫当真因为那个托洛茨基的话对他们产生了怀疑,那让喀山加入到这群老毛子里的计划恐怕就不会那么顺利了。
七月十八日,楼大总统和楼夫人一行抵达了关北火车站。楼少帅和李谨言亲自到车站去迎接,一家人几个月没见,变化最大的就是楼二少,之前那个仿佛一碰就要碎掉的柔软生物,现在已经长得白白胖胖,见人就笑,看着就讨人喜欢。
当然,能博楼二少一笑的人中,绝不包括楼大总统和楼少帅。
三辆车,楼大总统和楼少帅一辆,李谨言和楼夫人一辆,三位姨太太坐在另一辆车里。三辆车排成一列从车站驶向大帅府,车前是两辆美国哈雷公司生产的摩托开路,车队后则是一辆卡车改装成的军车,不见了以往的马队,倒是让楼大总统颇感新奇。
这两辆摩托的外形和速度同二战时德军的经典,军用型“宝马”R75摩托车还有很大差距,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相当先进了。
比起宝马摩托,哈雷摩托的外形更加粗狂,头戴钢盔,一身军装的北六省大兵骑在上面,不是一般的威风。
除了作为车队引导的两辆,另有八辆留在仓库里。这十辆摩托本来是哈雷公司出口到日本的,从1912年开始,他们同日本就已经有了生意往来。不料被李谨言和约翰联手从中途截胡。
约翰对哈雷公司负责人说的话很实际:“日本现在十分贫穷,靠向英国借债才能吃饱肚子,他们是否能付清货物的尾款都很难说。但李就不同了,不知你们是否听说过他同霍尔特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签下的订单,十辆拖拉机,二十辆卡车,全额付款!事实上,这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他还需要更多的车辆,他的家人现在是华夏的最高统治者,和他做生意,才是最好的选择。”
见哈雷公司的两位负责人都有些动心,约翰继续再接再厉:“我必须告诉两位,哈雷先生,戴维斯先生,竞争这笔订单的还有德国和英国。若是两位不能尽快做出决定,那么,这么大的一笔钱,很快就会被英国佬和德国佬抢走,事实上他们已经争得面红耳赤了。”
在约瑟夫的巧舌如簧下,哈雷公司的两位老板终于下定了决心,将即将发往日本的一批货物留下,卖给华夏!
“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能够保证付款的客户。”当日本人找上门时,哈雷公司的人这样对他们说道:“只要贵方能保证在期限内付款,哈雷公司绝对会在约定的时间内发货。美国的商人一向诚实。”
日本的谈判代表铃木好三悻悻然离开了戴维斯的办公室。实际上,就算哈雷公司如期发货,他们也未必能及时付出尾款,被楼逍打败,失去南满铁路大段,日本没办法再从华夏运回大批粮食和矿石资源,国内的工业和农业尚未完全从日俄战争中恢复过来就再遭打击,连几个大财阀的日子也不好过,八幡制铁甚至已经停产!整个国家几乎是靠借款活着,让他们和华夏人去比谁更财大气粗,简直是啪啪打脸!
铃木好三走出哈雷公司,回头看了一眼挂在大门上的厂牌,恨恨的骂了一句:“该死的美国鬼畜!”
这批摩托运抵华夏之后,立刻被送进了北方兵工厂,工厂里的老师傅几天几夜没合眼,动手拆了一辆,把组成摩托的每个零件,包括发动机都研究透了,之后告诉李谨言,只要有合适的材料,就算用手敲他们也能把这个东西敲出来。
厂长杜维严已经不再对李三少的某些想法感到奇怪,甚至在他和老师傅商量,是不是能想办法把车身改装一下,在摩托车的一侧装个挎斗时都没有开口问一句。
倒是李谨言先开口道:“杜厂长,你难道不想问些什么吗?”
“问了言少会告诉我吗?”
“……恐怕不会。”
“……”那他还问个头!
这段时间,关北城里的人已经习惯上路上时不时会跑过这种两个轮子的东西,比起这个,他们对那些大兵头上的壳子更好奇,这一个个的往头上扣个铁锅,样子还挺好看的。
“逍儿,这些都是怎么回事?”
楼大总统坐在车里,显然对兵哥骑的摩托,开的卡车,还有头顶的钢盔都十分感兴趣。
“那头上戴的都是什么?”
“钢盔。”吐出两个字,楼少帅不说话了。
楼大总统:“……”
最后还是坐在车前座的季副官为楼大总统解了惑,将钢盔的由来和作用都详细说了一遍,听得楼大总统啧啧称奇。
“真能防炮弹?”
“不是防炮弹,是可以防炮弹破片,保护头部。”季副官解释道:“特地在试验场做过实验的。”
“这谁想出来的?”
“言少爷和兵工厂里的几个老师傅一起琢磨出来的。”
实际上,李谨言只是提出了一个概念,具体的设计和制作过程都是那些老师傅亲自动手。原本李谨言提出的是英国人扣在脑袋上的“碟子”,几个老师傅做出的成品却和李谨言计划中的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当老师傅将制作好的第一件成品摆到李谨言面前时,李三少惊讶得几乎合不拢嘴巴,他真的很想问这几个老师傅一句,老几位该不会也是穿的吧?
除了没有鹰徽,这整个一德军二战时的纳粹钢盔啊!
在试验场中验证了这种钢盔的实际性能和作用之后,楼少帅直接下令,北六省各师分批配装,当然,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少帅的独立旅。
不过李谨言也和杜维严以及几位老师傅商量过,咱们自己人就用这样的,但他之前提出的那种草帽一样的钢盔也要生产一批。
“现在先别问我为什么。”李谨言在几人提出疑问前率先说道:“相信我,总有能用上的时候。”
第一百二十二章
楼大总统抵达北六省的隔日,出现在了北方兵工厂。
车间里的机器轰鸣,步枪,机枪,子弹,火炮,不断的从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经过检验人员检测合格之后装箱运进仓库。
由于大规模采用了德国的机械设备,枪厂和炮厂逐步淘汰了手工作坊似的生产和管理模式。走进车间,第一感觉就是整洁有序。每个老师傅主管生产的一到两个环节,一旦制造出来的步枪或者机枪出现故障,很快能检查出问题出在哪里,并在第一时间返工。造成这一问题的生产组全部组员需负连带责任,扣除当月一部分奖金。被返工的次数越多,扣的钱也就越多。自己犯错却牵连其他人要受罚,不只是旁人恼火,连本身那一关都过不去。
当然,有惩罚就有奖励,兵工厂规定,连续五天没有返工的小组将额外得到奖励。这一措施给了犯错的人弥补的机会,只要接下来努力,就能将扣掉的奖金再争取回来!
一奖一惩,再加上丰厚的工钱和奖金,不只是生产线上的工人,连几个老师傅都憋足劲头互相竞争,枪厂的生产效率稳步提高,从日产步枪一百七十支提高到一百九十支。重机枪提高到每月八至十挺,轻机枪也达到每月三十五挺。只是火炮的生产效率一直没有得到提高,维持在原有水平。碍于各种原因,主要是钢材方面,杜维严和炮厂的负责人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太好的解决办法。不过炼钢厂已经成功炼制出高猛合金钢,品质和进口钢材相当,假以时日,必定能帮炮厂解决不小的问题。
机械厂不久前开始制造工厂生产需要的部分机器,并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出售给北六省的商家,李谨言特地在时政要闻上帮杜维严做了大幅的广告,还联系了北六省内几家报纸同时对此做了报道。一番运作下来,不少工厂都选择从北方兵工厂下属机械厂购买机器。虽然质量暂时无法和舶来品相当,但考虑到价格便宜和三年内保修的承诺,他们还是更愿意和自己人做生意。
“三年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