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之子 作者:缊如
声,说来这位族叔也算是长辈了。
回家之后还是日常的用饭,之后,他看出王氏心里可能有事,用饭的时候一直心不在焉,所以他也识趣的没有去问,自个乖乖的去了书房看书。
他一反常态的翻出了《幼学琼林》看起来,要说今天的事情没有在他心里留下障碍那是瞎话,他本来就算在古代,他的家境也算不错,家里还有足够小康的钱财,要是想过过自己的小日子那是没有问题。
结果在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暴露了出来,他爹的余荫也没有为他们撑起一片天,遇事的时候他的家里根本没有可以为他们出头的人物,一个举人在权贵之家根本排不上号,但是欺压他们这种家庭确实够够的了。
看来他还得转化一下自己的目标了,他是想过潇洒的日子,但最起码要能够自保,不会随便一个人都能欺负到他头上来。他暗暗下定了决心,以后不说别的,先要混个样子出来。
不过这个赵管事,还有林举人,他在心里记下来,日后必定奉还!
不过看看他手里这本书,看的他头痛,想到以后要看的书,想起听到先生在闲聊的时候说过的,要想考出个名堂来可就不简单。
一般的学生,一般是五岁的时候开始启蒙,先从三字经,千字文这些东西开始学起,然后要学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书》,《礼》《易》,《春秋》,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四书五经了,等学完这些才算是开窍了,不过这些书流传千年,各代的名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根本不知道谁才是权威,端看主考官的意思了。
不论要想学这些,当务之急还是先找个名师,虽说师傅领进门,但是好的先生能够指导学生少走很多弯路,不论是在学识上,还是考试的经验技巧上,甚至说在对主考官喜好的揣摩,不过名师也不是街上的大白菜能随便捡到,还是需要细细的寻访。
不过显然现在的的目前钱先生是绝对不合格的,族学就那么大,林明岚琢磨着怎么说服王氏,给他换个先生?
正当林明岚想的出神的时候,王氏掀起来门帘走了进去,她的手里还拿着一封信,看信的折痕和毛边,可以看出王氏时常读这封信。
王氏走进来注意他在看书,到时很开心,脸上本来萦绕的愁绪也去了大半,她挥挥手,招呼着他过来,林明岚听话的走过来,挨着王氏的旁边坐下,王氏开口说道:“岚哥儿,你想坐船吗?”
坐船?!这又是哪门子的话题?林明岚被弄懵了,王氏难道准备学学现代的家长,带孩子坐坐公园的小游轮?
“说起来,你都长到五岁了,还从来没有见过你的外公呢,娘亲小时候是在金陵长大的,嫁到京城之后还从来没有机会回去呢,现在你舅舅也写信过来让我回去看看,你愿意跟娘亲回金陵吗?”
从王氏的叙说之中,林明岚大概拼凑出一个这样的故事,王氏这个做姑娘时在金陵长大,家里也算是乡绅富足之家,然后出门正好遇到了出门游玩的林父,于是也算结成一段良缘,林父家中父母双亡,本来王氏的家里不赞同这桩婚事,后来看出林父很有诚意,自身也是个上进的人才,家里人口也不复杂,才算是答应了。
只是好景不长,林父过世太早,王氏留在了京城,虽然她也想过要回金陵,但是不过还是觉得林氏族中肯定会照看一二,所以拒绝了她的兄长三番四次的邀请她回金陵的建议。如今遇到赵管事的事情,王氏也觉得家里没有一个顶事的人日子不好过,再加上京城中虽然饱学之士甚多,愿意做西席的却少。而江南之地文风鼎盛,文人墨客众多,在朝廷里数的上好的书院基本都在南边,在加上上个月王氏的兄弟来信说是她父亲的五十大寿快到了,所以王氏干脆觉得回金陵去。
她本来担心林明岚哭闹,她也无可奈何,没想林明岚眼睛眨了眨,突然发问:“娘,那你想家了么?想外公了么?”
想!怎么会不想呢!王氏长大到现在也就是成亲之后跟着林父来了京城之后再也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