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 作者:御炎
李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灭亡东突厥的民族英雄,更是一个百战百胜的名将,留下很多军事著作,为华夏兵家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至于华夏将李靖奉为兵家正宗,享有非常高的地位。*****$******
所以对于可以和李靖学习兵法意一事,苏宁感到非常非常的荣幸,能和这位地位高能力强真才实学的大将军学习兵法,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李二陛下命令李靖传授侯君集兵法,结果侯君集还抱怨李靖藏私,有谋逆之心,最后被李靖反将一军,说若要为大唐征战,这些兵法已经足够,你却仍然不知足,你才是真正的有谋逆之心!
侯君集虽然愤怒,但是没有继续说下去,估计也是没有办法继续说下去了,自己又不是李靖的徒弟,人家选择一些交给自己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李二陛下也就就此作罢,没有追究下去,结果到了贞观十七年,侯君集果然参与了李承乾的谋反集团,事实证明,李靖的判断是对的。
那么李靖的兵法到底是如何的高明,能让侯君集欲罢不能?竟然不惜以谋反罪名威逼李靖,结果还被李靖反将一军,说这样的兵法要是被侯君集掌握了才是真正的取祸之道,李靖那部分没有教授给侯君集的兵法,到底是什么内容呢?
苏宁当然非常好奇,所以很想立刻就和李靖开始单对单的教育,李伯瑶那厮还在弘文馆苦逼的读书,能够随意在弘文馆读书的只有自己,其他人孔颖达老头儿可是非常严厉的,一把戒尺打遍弘文馆无敌手,不论是太子还是王爷还是公主还是郡主还是官二代,统统在孔颖达的戒尺面前折戟沉沙。
苏宁也尝过那滋味儿,所以不想再有一次了。
好在有了李靖老头儿作为挡箭牌,李二陛下的亲口许诺,孔颖达老头儿也就没说什么了。所以这个下午的时光,就被苏宁拿来单独享受军神的单独的精英式的教育,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得,需要好好把握,到了李靖的书房里面,苏宁就兴致勃勃的坐了下来,等着李靖传授兵法,可是李靖没有立刻就传授兵法,而是为苏宁开始细细讲解起了大唐的军制,用李靖老头儿的话来说。就是想要跑之前。先要学会爬。
而熟悉大唐的军制的过程。就是学习如何爬的过程,而熟悉兵法和统兵之术又是走路的过程,学习只能到此为止,不能再往上升级了。那个时候所需要的就是战场的历练,学习者需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利用起来,全部用到战场上,学会活学活用,那个时候才是跑得过程,至于能否从实战中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独特的用兵之术,那就属于策马奔腾的过程了。
前面的爬和走,是李靖的责任,而后面的跑还有策马奔腾。就要看苏宁自己的了,那不是学习就可以学到的,不是读书就可以读出来的,读书可以读到很多东西,事件的一切学习也都是从理论开始。但是能否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执行力,就要看学习者本人的造化了。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苏宁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这样的造化,让一个现代人带着多少万的兵马上战场打仗,还要负责任,战胜有赏战败要罚,这样的压力真的是山大,但是好歹李靖也是一个名将,苏宁自问不傻,至少,还是可以试一试的,运气好,也就真的可以成为大唐的柱国大将,和苏定方一起,成为苏氏双杰,奠定苏氏将门世家的传统,那个时候,自己的地位该有多高啊!
为了这个目标,苏宁决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李靖十分满意,开始对苏宁施以谆谆教诲……
“我大唐的军制,你当有部分了解,就如同我之前所说,大体上便是将军统兵,兵部调兵,下发作战指令,二者合一,大军出动,而掌控这一权力的,就是陛下本人,因为大军主力乃是府兵,所以并不存在如同前朝那般严重的部曲私兵制,大军掌握于皇家,掌握于皇帝,而不是任何一个其他的人。
这里头,最重要的就是府兵,一言以蔽之,乃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细细分之,府兵者,顾名思义,有府,有兵,府者,分为内府与外府也,内府称骠骑府,外府称车骑府,均由十二卫和东宫六率分领;兵者,乃是以贫富分全国农者为九等,六等之上农者每三丁取一丁为府兵,免其租庸调,自备粮食军器马匹,自二十一岁始,六十岁止,几乎便是一生,平时每年须轮流宿卫京师,还需定期镇戍边疆。
府兵往往就地收纳兵源,皆为当地人,设校尉统帅,平时耕种土地,农闲时由校尉授以战阵之术,训练严格,战斗能力强,因为多为农家富裕子弟,装备好,吃的也好一些,我大唐之所以可以百战百胜,战无不胜,多是依仗此府兵制,所以,你需要细细了解此兵制,明白一应过程。
打仗之时,十二卫为主力军,十二卫各有各所辖之车骑府,车骑府上缴兵源,十二卫将军领军出征,战争结束后,原路返回,各车骑府之将士回归本源,毕竟都是当地农家子弟,闲时也需要耕种土地,所以打起仗来时间也不会长,十二卫本身无兵,都是各个车骑府之兵,所以才是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根本不会有私家军之担忧。”
苏宁听完就震惊了,不是为别的,就是为那个二十一岁开始当兵,一当就他妈的四十年,他娘的就是现在的金家王朝也不过十二年,你他娘的一弄就是四十年?而且还要轮换着戍守京师,戍守边疆,随时参战,随时准备牺牲,只要做了府兵一辈子都是府兵啊,难怪到了后期府兵制要崩溃,这不崩溃还有天理吗?
“你有何疑惑?说出来,老夫与你解答。”李靖看出了苏宁的面色有些惊异和不解,于是就问道,有了问题就要问出来。得到解答之后才会有长进,这是李靖的舅舅韩擒虎告诉他的,李靖的军事能力,也基本上都是韩擒虎所传授,韩擒虎,乃是隋朝名将。
苏宁说道:“师尊,府兵制固然有其优点,比如兵不识将,将不知兵,虽然指挥起来有些麻烦。但是军士的战斗力得以维持。也会避免武将把国朝军队变成私人部曲。平时也多有轮换,这的确很好,但是,为何服役四十年?一般人活不到四十岁者比比皆是。能活到花甲之年龄本就是凤毛麟角,更何况是军伍中人?这不就是摆明了告诉人家当兵当到死吗?只要当了兵一辈子就是兵了啊!”
李靖说道:“这固然有其不好的一面,但是吧,一直当兵,战斗力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维持,他就是老兵,战阵经验非常丰富,不管是什么将军带领,都可以保持一定的战斗力。而不会像新兵那样还需要战前训练,只要活下来,那就可以一直保持战斗力,也多为将帅所倚重,老夫选择的精锐突袭部队。也多在此类老兵当中选择。”
苏宁皱了皱眉头,几次想要开口,但是终究是把话咽了下去,难道要在这个时候就告诉李靖我已经看到了府兵制必然崩溃的结局?我也看到了大唐均田制必然崩溃的结局?府兵制就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的,而均田制一旦崩溃,府兵制的崩溃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均田制在北魏就已经有过实行,然后崩溃了,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人口越来越多而耕地越来越少,均田制实施的基础就是政府掌握大量的田地,大唐初立,人口稀少,而荒地甚多,所以在这个时候实行均田制,是有足够多的无主土地作为根本予以实行,可是随着大唐人口的增加,均田制的崩溃是必然的,府兵制的崩溃也就是必然的了。
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然用意虽好,实行困难,人性之贪婪与制度之不公终将毁灭之,他们的创造者也不会想到这么深的层面,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性的必然。
但是吧,历史上大唐均田制的崩溃虽然是不可挽回的,但是如果可以运作得好,均田制的维持和崩溃的过程,也可以废物利用,将它很好地用在江南开发的过程里面,随着均田制的逐渐崩溃,朝廷会想方设法的维持,而维持的方法按照思维定势来看是补救而非创新,那个时候其实可以顺利成章的把开发江南的事情提出来,有了源动力,那些人才会通过这个关乎到大唐国运的政策。
大唐太过于重视关中,比如天下军府三分之一以上都在关中,主要就是关中军人扛起了大唐的江山,而其他地区比如华北山东和江南,只是象征性意义上的几个军府,这里面固然有这些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也有唐政府重视关中而忽略其他领土的原因。
大唐若要发展的更加强盛,江南之地是必须要的,江南之地其实可以作为大唐人口和粮食的储备地区,大唐的敌人虽然四面八方都有,但是主要以北方居多,南方较少,所以南方相对而言安全一些,相对于非常容易被入侵的北方而言,若是把人口和经济压在北方,一旦发生什么变故,后果不堪设想,若是把江南作为储藏室一样的存在,倒也是极好的。
历史也证明了无数次华夏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的时候,都是以南渡江南作为缓冲和求存的机遇,晋代就是凭此保存了汉民族最后一丝血脉,南宋也是靠着江南一隅苟延残喘,后来还有南明之类的,江南地区的开发,势在必行,而如何说服李二陛下和那些朝臣,江南地区的富饶就是最主要的因素。
不过吧,苏宁觉得,这个事情还是不要自己提出来比较好,自己已经在很多地方显露出了很强的才华,这个事情或许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但是也未免不会带来一些不好的事情,有些重要的事情,关乎到百年大计,不应该是现在的自己可以提出来的,或许,再过上一些年月,等自己的年纪再大一些提出来也不错,现在就提出来,未免太过耸人听闻了,等再过一些年,应该,为时不晚。l3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