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鸾 作者:Loeva
斗鸾 作者:Loeva
第二十四章 形势
明鸾与朱翰之甜甜蜜蜜地商议了一番以后的计划,猛然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方才走下山来。
返回宅子途中,明鸾还问起朱翰之朝廷上的近况。如今不比以往,她整天困在安国侯府里不得外出,就算找了借口出门,也要带上陈氏和男女仆妇,不象以前那样,可以随意乔装打扮了,到大街小巷里打听消息,因此她对外头的事几乎是两眼一抹黑。本来,她还可以从章寂那里得到一些消息,可自从章寂与章敬因林氏与鹏哥儿母子的事吵过一场后,章敬便很少在父亲面前提起外头的事了,顶多只是说说近日都有什么人得了封赏,又或是哪家亲戚故交发生了什么大事,哪家仇人倒了霉,如此而已,别的几乎不提。明鸾想知道外头的局势,还真得要费些心机。
朱翰之听了便笑说:“这有何难?日后你想知道什么,只管来找我就是了。我虽然不管事儿,但只要我想知道的,也没人会瞒着我。”
明鸾惊喜:“那就太好了,你不知道,有些事我也不好随便派下人出门打听。上回我找了张路白家的——就是上回你见过的那个跟车的门房的老婆,让她去打听打听,冯家的情况怎么样了,西南大军那边,冯兆东死了没有?二伯父他们几时能回来?结果她在外头打听了半天,也没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反而叫府里其他下人发现了,当天晚上大伯父就派了人来跟我母亲说,外头的事他自会料理,若有要紧事,他自会告诉祖父,让我母亲不必操心。这叫什么话!”
朱翰之微微皱了皱眉:“他这样做也没什么用,顶多就是让你们担心些罢了。但只要真有大事发生,他也瞒不下去。”
“就是!”明鸾撇嘴道。“我想知道二伯父的消息,也是关心长辈罢了。他做大哥的不主动提,还不许我们做晚辈的打听了?!”
朱翰之笑说:“你就别跟他生气了,想来他也不过是在赌气罢了。以后有什么想知道的,只管来问我。”
明鸾便拉了拉他的袖子:“你现在都知道些什么,就先告诉了我吧?我怕回去以后。没那么容易跟你见面了。”
朱翰之略一思索,便笑了笑:“好。这事儿我来想办法,至于近来的局势么……其实也没什么要紧的。”
原本新君与燕王大军入京后,京城周边曾一度有过乱兵为非作歹,但现在已经被解决了,该抓的抓,该杀的杀,朝中原本是建文余孽的也都纷纷下了大牢。由于新君是个性情仁厚的人,不想多造杀孽,因此格外开恩。这些建文余孽里头,凡是能诚心悔过、又无大恶的人,基本都在革爵去职后被释放了;曾经犯过小错但问题不大的,也都从轻发落;只有那些大奸大恶之人,或是曾经直接参与了当年石头山之变的人,才会被处以极刑。重的满门抄斩,轻的成年男丁斩首,家眷流放;至于其中一小部分死不悔改的,若无大错,也直接关在牢里吃长期牢饭了,要是犯过错的,直接处死。
象林家那样。虽然跟建文帝的生母吕太后有亲戚关系,但没什么大恶,又不曾参与当年的宫变的人家,朝廷都默许他们自行辞官回乡,没有追究的意思;然而,象宫家这种,曾经跟随冯家做过不少坏事的,哪怕是被建文帝丢进了牢里,此时也得不了好。正是因为这样,宫家的人才会着急地找上玉翟,妄想借章家的面子将自家几个男人从诏狱里捞出来。
然而,玉翟因其亲兄文骥之死,对外祖一家可以说是深恶痛觉,自然不会答应他们的请求。
明鸾听到这里,大感欣慰:“这就叫现世报!那种连为了权势连亲骨肉都可以害死的人家,怎么能让他们太好过?!虽然二伯母为人很讨厌,但对她娘家可是真心相信的,哪怕是被流放了,也始终认为娘家人会来救自己,直到文骥哥死了,她才打消了念头。她是自小受宠的嫡女,宫家人都能轻易将她放弃,跑去抱冯家的大腿,会有今天也是他们的报应!”其实她也想不明白,宫家其他人就算了,宫夫人怎么会为了权势,甘愿放弃亲生女儿,转而认庶女为女?这种人的脑回路是怎么长的?
朱翰之则道:“确实是报应。冯家出事后,宫家马上就与冯宫氏断绝关系,还说此女不忠不孝,仗着夫家权势威逼娘家父母将她改记为嫡出,又将她的名字从族谱中删去,但也没拦住建文帝的怒火,宫家父子仍旧被关进了大牢。至于冯宫氏,她本就是冯家的庶子媳妇,冯家人逃出京城时,他们夫妻都被落在后面,前些日子被江宁官府发现了踪迹,已经束手就擒。眼下刑部与大理寺正在审理冯兆北的罪行,冯宫氏不容于娘家,又无处可去,听说如今已经流落街头,乞讨度日了。冯兆北是第一个落网的冯家人,前两日,又有消息说发现了冯兆西与冯兆中的下落,只是还未抓到人罢了。”
明鸾忽然想起一件事:“临国公府的世子夫人……不是冯家女儿吗?她如今怎样了?”当初就是因为这个女人的存在,所以文龙元凤才没有见到姑祖母石章氏,石家也没有对章家伸出援手。
朱翰之笑笑:“石冯氏早在一年前就已经病倒了,无法主持家务,只能由她婆婆——也就是你的姑祖母代劳。后来冯家事发,她就病重不治了,丧事办得也极简单。事实上她不是生了病,而是中了毒,这是石家人的投名状,不得不说你那位姑祖父和表叔还真是行事果决之人。”
明鸾冷笑:“确实果决,一遇到危险事,谁也没他们机灵,总是能抱上最粗的大腿,同时舍弃会带来麻烦的亲人!”
朱翰之拉着她的手,柔声安抚道:“别生气,如今为了稳住大局,只能让他们逍遥些时日。这种墙头草。当权之人谁会重用?你且等着吧,虽说他们不会象其他建文余孽一般吃尽苦头,日后也未必会好过。”顿了顿,有些担心地问:“临国公夫人是你姑祖母,姨祖父知道了这些事,会不会难过?”
明鸾不以为然:“祖父在德庆时就没提过姑祖母。心里早就冷了。后来说是她派人来接我们,其实也不过是借她的名头。真正救我们的是你。姑祖母何德何能,可以叫祖父为她伤心?也许一时难过是有的,但祖父绝不会为了救她便冒大风险。”
朱翰之知道她祖孙情谊一向深重,她既然这么说了,自然有八成以上的把握,也就放下心来:“其实也没什么,石家好歹改投了咱们这一边,一个体面总是会给的。只要他家不动什么歪心思,安安分分度日。朝廷也不缺这点俸禄,只是别指望能再掌握实权了。”
明鸾不想再讨论石家的硌应事:“西南那边究竟怎样了?我一直得不到二伯父的消息,真是担心。江千户也在那里呢!”
朱翰之便答说:“西南无事。虽然先前西南大军看似反了,但那其实是燕王叔安排的,西南军权早已落入我们的人手中,冯兆东也被囚禁起来。不过是借他的名头去做那反叛之事,好激怒建文直接向冯家下狠手罢了。如今建文伏诛,冯家拥护朱文圭逃亡在外,西南大军也不曾换了旗号,因此冯家老不死的带着老婆儿子和朱文圭一起往那边逃去了。如今就等他们自投罗网,那才好玩呢!”
明鸾吃惊地睁大了眼:“原来是这样!他们真会自动送上门吗?广西离这里还有好远呢!”
“他们是走的海路。”朱翰之笑笑,“李家那个庶子。手底下也有几条船,混乱间与冯家人一道逃走了,坐船走海路去了南边儿。听说他们本来是打算往爪哇国去的,只是中途听说冯兆东在广西边境坐拥几十万大军,独霸一方,便改道往他那边去了。大概也是舍不得离了中土,妄想凭着那几十万大军打回来呢,至不济也要占了两广做土皇帝。”
明鸾嗤笑:“还想做土皇帝呢,做他们的春秋大梦去吧!希望二伯父到时候可得好好给咱家出口气,狠狠地跺冯家人几刀!”接着她又有些疑惑:“这些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冯家人既然走的是海路,就算在中途曾经靠岸补给,也不象走陆路那么容易泄露消息行踪吧?”
朱翰之轻描淡写地说:“哦,我们的人原本是不知道的,是郭钊那边传递过来的消息。他们那一伙人好象有些后悔了,又想改投我们,因此主动送了消息上门示好。燕王叔说了,有好处不拿白不拿,先把冯家人和朱文圭给解决了再说,安庆大长公主手下的人不过是秋后蚂蚱,留着以后再慢慢处置,若他们果真是识相的,看在欧阳太傅的份上,饶他们一条狗命也没什么。”
明鸾想起在肇庆遇见郭钊时对他说过的话,不由得一时哑然。但她并不是圣母,自然不会在这时候多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既然他们愿意帮忙,自然要好好劳动他们一番。”
朱翰之笑了:“这些事你就别管了,二表叔很快就会平安回来的,你可以回去跟二表妹和虎哥儿说,只管在家等好消息。”
明鸾笑着点了头,两人走进了宅子,很快就回到了客院。院子里静悄悄的,连个下人也没有。明鸾没有多想,朱翰之则认为是陈家人故意将人支开,好与陈氏说私房话的,一度犹豫着要不要先叫一声才进去,但看着明鸾直接往里走了,他也就跟上去了。
明鸾走近房间时,恰好听见言氏在说话:“九妹,你再好好考虑一下!江达生等了你这么多年,既不曾娶妻,也不曾纳妾,唯一一个紫兰,还是拿来做幌子糊弄人的,这有多难得啊!他都说了,只要你愿意嫁他,他宁可立时辞了官回老家种地,你怎么就是不愿意呢?!”
明鸾站住脚,心下暗暗吃惊。
陈氏在屋中叹道:“五嫂,你不必再说了,我心意已决。如今我也没别的指望了,只求能守着女儿长大,等她嫁了人,我这辈子就再无遗憾。江大哥那边。你们就替我回绝了吧,只说是我们今生无缘,请他顾念祖宗血脉,及早娶妻生子。”
“你这又是何苦?!”这回说话的是陈宏,“你身子虽然伤了底子,但当初大夫也说过。只要好生调养,未必没有希望。再不济。纳个妾生也就是了。若达生不肯,那就从亲族之中过继。九妹,三叔三婶这辈子最伤心最后悔的事,就是没给你寻个好人家,让你受了这十几年的苦。如今他们无论如何都盼着能弥补你,你怎就这般死心眼呢?!”
“五哥,你真的不必再劝了。该说的话我都说了,你若再这样,以后我可不敢再见你了!”
“你这丫头……”
明鸾听不下去了。抬脚就要往里冲,却被朱翰之死死拉住手,拽到院外来。她急得直问:“你做什么?!”
朱翰之望望客院里,压低了声音问她:“你方才也听明白了,你舅舅他们正劝你母亲改嫁呢!”
“我当然知道了!”明鸾皱眉道,“我也劝她好多次了。她就是不听!上回我劝她时,她只说知道了,我还当她已经要改主意了,没想到还是死脑筋!她当初都肯跟我父亲和离了,怎么现在反而要守寡呢?!”
朱翰之吃了一惊:“怎么回事?你……”皱皱眉头,“你想让你母亲改嫁?”
明鸾瞪他:“怎么?不行呀?!你是不是又想说,如果我母亲改嫁。我的名声不好听,就不配嫁给你了?!”
朱翰之自然是连忙否认的:“当然不是!我……我只是有些吃惊……”细心想想,当初在德庆时,明鸾与她生父感情就一向冷淡,而章敞的为人行事也确实有些不妥之处。朱翰之犯愁地想了想,终究还是不知该如何表态,只能道:“待我回去细想想,想出了法子,再告诉你。”
明鸾撅着嘴道:“我知道你一时之间很难接受,但是我母亲跟父亲一向感情不好,早在我父亲出发去安南前,就已经和离了。她今年还不满三十岁呢,难道要叫她为和离了的丈夫守一辈子寡不成?”
朱翰之便安抚她:“其实……也没什么,京城有名望的大户人家里头,守寡再嫁的或许很少,但和离的妇人,十个里头倒至少有三个会再嫁。你母亲若果真是和离了的,改嫁也没什么,横竖她只有你一个女儿,而你又是注定了要嫁我的,谁也别想拦着。因此她改嫁他人,顶多就是叫人说几句闲话,你再受些非议而已。只要你不在乎,谁还会放在心上?我只是觉得……”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没说下去,只是道:“这事儿就交给我吧。你别再说让你母亲改嫁的话了,当心叫人听见了说你不孝顺父亲。回头我在皇兄面前替你探探口风,省得他哪天心血来潮,以慰问三表叔遗孀的名义给你母亲赐下点东西,日后就麻烦了。”
明鸾近日见他接连为自己解决了好些难题,对他十分信赖,闻言心中虽好奇,但还是答应了,只是说:“一有新消息,记得尽快告诉我!”
朱翰之笑了笑:“知道了,回头我给你弄两个人去,你有事要找我的时候,就吩咐他们去那御赐的宅子办事,自然就能找到我了。”他凑近了她耳边小声说:“你那宅子的后门,隔着条小道,就是我那侯府的侧角门,只是大门不在一处,别人不会轻易起疑。”
明鸾吃了一惊,转头看他,不由得暗暗脸红,啐了他一口。
当他们再次走入客院时,陈氏与陈宏夫妇都已经恢复了平静。陈氏双眼略有些红肿,勉强笑问女儿:“怎的出去了这半日?”
明鸾笑说:“我们去看了田地,还到附近山上地势高的地方看了一下湖的情形,商量了一下建沟渠引水的事,因此拖得有些久。方才侯爷又与我说了一下外头的事情,他说二伯父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能回来了。”
“是么?那真是太好了。”陈氏站起身,“多谢侯爷给我们递了消息,若是老太爷知道了,一定非常高兴。”
朱翰之忙道:“明儿我就去看姨祖父,把详情一一告诉他。”
陈宏轻咳一声,笑道:“方才我们正说起当年赎出来的南乡侯府旧仆,我已经打发人给朋友家送信了,大约过两天人就能回来。到时候我亲自送他们到安国侯府去,顺便拜望一下两位侯爷。”
明鸾笑着向他道谢:“多谢五舅舅了,母亲和我近日正为这事儿烦恼呢,有了以前用惯的仆人,以后做事也就方便多了。”
陈宏笑笑,看向陈氏:“九妹,那件事你再好好想想,后日我去侯府时,再问你的意思。”
陈氏有些无奈:“我知道了,但我还是那句话,五哥就不必操心了。”
匆匆用过饭,明鸾与陈氏便上车回城了。朱翰之骑马护送他们,一路无话。明鸾曾经想过要跟陈氏说些什么,但见她双目微闭,沉默不语,又有些不忍心相逼,也就没吭声。
到了安国侯府门前,朱翰之因想着还有事要进宫一趟,便转身告辞离开了。明鸾扶着陈氏入府,才进门,就觉得府中气氛有异,叫了人来问,却人人都推说无事。直至到了东园,刚被调来当差的张路白家的才悄悄告诉她们:“喜姨娘差点儿小产了!二夫人请了太医回来看诊,说是不大好呢。”
陈氏有些意外:“好好的怎会这样?”
张路白家的迟疑了一下,才道:“今儿侯爷有事出门去了,二夫人带着大姑娘去了临国公府,三太太、三姑娘也都不在家,府里只有老太爷、大夫人与二姑娘,听说大夫人曾去过厨房,而喜姨娘是吃了厨房送来的补品才出事的……”
第二十四章 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