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穿越架空 > 全家穿越到古代(种田) > 全家穿越到古代(种田) 第61节

全家穿越到古代(种田) 第61节

    辛芷这次一下子就赚了一万多两银子,花个百八十两银子给大家发福利压根不算什么。
    辛芷的行事多少还是带点现代的风格,对于她来说,这次在昌都的时候,她们的宣纸很快就售罄了,这要是放在现代,就是做成了一个大项目,给底下的人发点奖金也是应该的,花一点小钱就能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嘛。
    她这个老板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给底下的人喝口汤也是应该的。
    坊子里的大家领到了奖金,心里都是高兴得的,之后的半个月里,大家每天都自愿工作到晚上,工坊里的宣纸产量连着破了好几次的新高,足见这银钱的力量有多大。
    之前囤的棉花用完了之后,工坊里现在已经没办法做绵柔纸了,原本做棉柔纸的池子全都拿来泡竹浆了。
    各种纸制品中,就属宣纸最好卖,是现在工坊主要制作的商品,草纸也有消耗群体,不能一点都不做,所以现在是两口池子做草纸,剩下的池子全都做宣纸。
    辛勇那边也没闲着,他现在带着家里的几个下人装裱空白画卷,大林他们都是有卖身契的人,也不怕他们背主,所以辛勇教得格外用心,现在大家都上了手。
    这画卷能卖五两银子,辛芷也不会对自家人小气,主要是装裱画轴这个事情是辛勇自己的手艺,之前做得少就不说了,既然以后写意轩需要他长期供货了,那就得拿出一个章程出来了,总不能让他一直做白工。
    让自家人吃亏这种事情,压根就不在辛芷的字典里。
    最后辛芷和刘氏商量了一番,决定每卷画轴给辛勇二两银子的加工费,她们出原材料,要大批量的生产卷轴,布庄那边可没有这么的碎布头,所以她们得买整匹整匹的绸缎回来装裱用,这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装裱一卷画卷,怎么也得花个四、五百文的成本。
    辛勇赚二两银子,除去材料成本和运输成本后,一卷画卷辛芷和刘氏差不多也能赚二两银子。
    大林他们帮着辛勇做画卷,除了原本的工钱外,每做好一卷画卷,辛勇还会额外给他们五文钱,像于氏这种手脚利索的,每天就算是在给大家做饭和洒扫之外的空隙抽空做一会儿,一天都能做出至少三副画卷。
    没用几天,辛家家里的画卷就已经堆了老高一堆了。
    半个月后,辛芷和刘氏又联系了之前的船老大,让他帮着把造纸工坊这边新产出来的六、七千斤宣纸和造纸送到昌都去。
    几千斤东西,单独包一艘船来回其实是不划算的,但是船老板知道辛芷她们有长期往昌都送货的需求后,也想抓住她们这个长期客户,主动给降了船费。
    要知道常县虽然有几个富商的,但是能把铺子开到昌都去的还真没有,平常船老大去扥最多就是府城,两、三天就能跑个来回,装满一船的货物也才二十来两银子,除去哥几个的工钱和开销后,也剩不了几个钱,就这样的活,也不是每天都能遇上的。
    遇到生意不好的时候,这船空上十天半个的时候也是有的。
    跑昌都就不一样了,路程长,船费也高,
    之前船老大帮着辛芷运了一次货,光是船费就得了一百二十两银子,那是船老大他们跑好几趟府城的船费了。
    这次往常昌都送货,船老大只收了辛芷她们八十两银子,并且保证船到昌都的码头后,他们还会帮着请码头上的力夫把她们的货物送到写意轩去,这就不额外收她们的钱了。
    把近三千刀宣纸、一千刀草纸以及四百多卷画轴送出去之后,辛芷和刘氏总算是送了一口气,她们紧赶慢赶的,总算是把写意轩补上货了,一年五百两租金的铺子,已经空了大半个月了,每一天可都是在白花银钱呀。
    等这批宣纸送到昌都后,依照之前大家的反应,想来也撑不了几天,有了上一次的经历,想来这次大家只会更加变本加厉的囤货,辛芷在写给意轩掌柜的信里已经说了,这次宣纸也得限购,一人最多买两刀纸,尽可能的把宣纸卖给更多的客人。
    写意轩的掌柜是刘子真手下的一个管事,为人稳重,辛芷相信这么一点事情他是稳得住场面的。
    把货送上船后,辛芷一下子就闲了下来。
    造纸工坊那边早就已经步入正轨了,根本不用她和刘氏盯着,分坊那边刚竣工,前两天才刚把人手招齐,池子还没完全晾干,离开工还有几天。
    田冬秀她们一见辛芷闲了下来,就连忙把她往麻将桌上拽,让她补陈曼的空缺。
    没两天就要过年了,陈曼的肚子已经快六个月了,不能一直坐着打麻将,为了之后能够顺利生产,她现在每天都得在院子里转几十圈。
    开春后,城外的造纸工坊也正式开工了。
    昌都那边早早的就传来了信,上次运过去的宣纸和草纸两天就售罄了,店里又一次卖空了。
    天华国的人都注重年节,就算是平日里再忙,到年节的时候都得休息几天,县里的铺子和工坊,歇歇累了一年的筋骨。都是腊月二十□□关了门,一直到正月初七才会开门。
    然而现在昌都的宣纸确实不够卖,造纸工坊这边歇一天就少产出不少的宣纸,所以辛芷和刘氏商量过后,就开出了两倍的工钱,又额外发了一个月的工钱作为奖金,让工人们在春节的时候也继续上工。
    辛芷也不是周扒皮,除夕和大年初一还是让工人们回家休息了的。
    一张宣纸从煮浆到风干,最快都需要七天,工坊里人工足够,往往一批纸浆消耗完,下一批纸浆已经煮好漂白好等着倒进池子里了,所以七天为一个周期,现在两个工坊加起来,每七天至少能产出八千斤宣纸草纸。
    辛芷年后又一次往昌都送纸的时候,一次就让船老大装了整整两万斤的宣纸和草纸,装满一船的宣纸后,仓库里还剩下两千多斤宣纸呢。
    造纸工坊分坊投入使用后,真是替辛芷和刘氏解决了大麻烦,现在她们每日的产出,总算是勉强足够供应得上昌都文人们的消耗了。
    现在昌都的文人之间都喜好用宣纸写字作画,文人们也有三五个知己好友,这宣纸他们买来不但自己用,还会给那些不在昌都,没见过宣纸的好友寄去。
    这宣纸本来就是消耗品,所以依照现在的情况,这造纸工坊就是再多开个十家,也不用担心产能过剩的问题。
    毕竟辛芷她们忙活了这么就,也只堪堪把昌都的宣纸供应上,天华国还有几百个府城郡县,这用纸的缺口还大着呢。
    今年常县因为多了两家造纸工坊,好多人家里的日子都好过了不少,别的不说,就说造纸工坊里的一百多名工人,能够每月准时拿到工钱后,家里的日子就不再是紧巴巴的。
    然而大家也没能高兴多久,因为开春后,县衙里贴出了告示——因为国库空虚,所有今年的人头税涨了,一人一两银子!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这个天下——要乱起来了……
    朝廷要加税的消息一放出来, 其威力无异于是往常县扔了一个原子弹。
    别说是常县了,就连整个丰昌府,去年的日子都不好过。
    去年那场席卷过境的洪灾,真是让大家遭了大罪了。
    人畜死伤无数就不说了, 好多人家里住了几辈人的房屋都被冲垮了。
    好在去年朝廷接连着拨了两次救灾银子, 加上外地的一些粮商有良心, 运到丰昌府来的粮食并没有乘机坐地起价, 大家才勉强把日子过起来。
    说是过起来,其实也只是将将没把人饿死罢了。
    常县算是丰昌府里除了府城外情况最好的县城了。
    常县去年多了两家造纸工坊, 辛家人又大手笔的包下了几个村子的地种粮食,也算是连带着造福了县城里外的一些人的,但就算是这样, 受苦遭灾饿肚子的人也不在少数。
    其他县城的情况就更加没有这么好了,本来就刚遭了灾,大家靠着手里的那些赈灾银子,好不容易熬了大半年,到现在,别说是银钱了,不少人家里甚至都已经断炊了, 眼见着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也是开春后,山上地里的野菜都冒了出来,大家挖点野菜回家煮了, 虽然填不饱肚子, 但也勉强能把日子过下去。
    原本去年朝廷给丰昌府接连拔了两次赈灾银子, 大家心里都记着朝廷的恩德的,都想着今年老头赏赏脸,大家再卖力一点侍弄土地, 秋收之后肯定把大家该交的税款交得够够的,不给国家添麻烦。
    大家想的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往前几十年里,但凡是遭了灾的地方,朝廷一般都会在税款上照顾一些,不一定次次都会减免大家全部的税款,但是多少也会少收一部分,给大家留下几分生计。
    天华国的人头税分为两种,十五岁到五十岁的去年交的是五十文的人头税,三到十四岁的未成丁,交的是三十文的口钱,口钱就是未成年的人头税。
    今年也不知道良帝发了什么疯,原本五十文的人头税,一下子变成一两银子,口钱也涨到了五百文,并且征收人口税的范围也扩大到了天华国里十岁到六十岁的所有人。
    这要是家里人丁多一点的人家,这一年光是人头税,就得拿出十好几两银子来。
    对于常县的绝大部分人来说,今年的人头税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告示贴出来的第一天晚上,县衙的大门上就被人泼了大粪,之后的好几天里,甜水巷的人出门的时候都是避着县衙那边走的,原因无他——县衙门口的味道实在是太上头了。
    人头税一涨,给百姓们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这两天李和豫为了人头税的事情烦的不行。
    他是清官,更知道常县上下的情况,今年朝廷要求的税款,常县境内能够拿出这笔税款来的人是真的不多。
    李和豫作为常县的县令,是最先承受大家怒火的那一个人。
    明里暗里被人问候祖上十八代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朝廷对下面的百姓一向采取的铁血镇压手段,百姓们就是再不满,这定好的税款也不得不交。
    最先乱起来的是常县下面一个比较偏僻的村子,加税的消息出来后,县衙的衙役都还没有去常县下面的个个村子里征收税款,这个村子里那些五十出头的老人,不知道是不是商量好了,竟然一起投了河。
    光这一个村子里,就是十来条人命。
    然而自从这个村子里的老人开了这个头之后,其他村子里的老人也有样学样,一时间,投河的、上吊的、每个村子,每一天都有自杀的老人。
    这几天别说是各个村子里了,就是县城里,大家谈论的都是这件事情。
    县里一些家里富裕的人听了,少不得要感叹一句何至于此。
    不过是一人一两银子罢了。
    就连田冬秀和郑清芬这种过过苦日子的人听了,心里也不是很能理解。
    可是辛芷理解。
    天华国不比现代,底层的劳动人民从能走路能说话开始就在劳作了。
    在现代,好多五十几岁的中老年人比很多年轻人的身体都好,一口气上四楼都不带喘口粗气的。
    而天华国的老年人呢?日复一日的劳作已经掏空了他们的身体,很多人甚至都还活不到六十岁。
    这次朝廷不但加了赋税,更是把纳税人的范围扩大到了六十岁以内所有的平民。
    在天华国,,五六十岁绝对算得上是老年人了,熬到这个岁数的老农民,身上多多少少会有些暗病,平常根本就做不了重活。
    就算勉强自己下地劳作,那也没有年轻人手脚一半的利落。
    在村子里,这种年纪的老年人,能坚持下地的都会选择下地,一些身体不好的,就算是做不了地里的活,也会待在家里帮着做做饭,看孩子,总之除非真的瘫在床上了,不然就没有那种什么事都不敢,每天干等着吃饭的。
    因为去年的洪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好多人现在都靠着山上的野菜过活了,朝廷还把人头税加的得这么高,一些老年人想着自己活着也替家里出不了多少力了。
    以前他们只浪费家里一点粮食,家中小辈孝顺,他们多少也能帮衬着家里一点,也就不做他想了。
    到现在却不是浪费一点粮食的事情了,家里多一个人就得多出一两银子,如今这个年景,就是这么一两银子,都能压垮一个家了。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家里的老人都会选择自杀替子孙减轻负担,然而家里拿不出这么多的税钱,那就得想办法了。
    所以除了一拨接一拨自杀的老人外,还有许多被家中父母买掉的小孩子,其中百分之九十是女孩子。
    以前一个手脚俱全,心智正常的女孩子,在牙行能卖到五六两银子,灾年的时候价钱就要低一些。
    去年常县因为洪灾,也有不少卖儿卖女的,那时候一个小姑娘能至少能买四两银子,现在牙行只肯出二两银子,却还有许多人拎着自家女儿过来卖。
    常县的两家牙行这两天一口气买下了不少的小姑娘,以前他们买人,也不会太过挑剔,长得好的上等货色倒手买到府城里的花楼去,轻轻松松多赚一倍的钱,颜色差一点的,就送到大户人家里去当使唤丫头,有些大户人家里规矩多,买人的时候就爱买那些颜色不好的小姑娘,不会生出那些不必要的事端,只要不是那种长得特别磕碜的,他们都愿意要。
    这几天最高兴的就是牙行的老板们了,如今他们二两银子就能买下一个小丫头,还能挑那些长得好看的人买,如今他们买下的都是一些好货,要放在往年,要想买下这样的好货,最少也得花上十几两银子。
    大家的日子这么难过,辛勇这几天一直在外面跑,主要是去潞村看这佃户们往地里种红薯和土豆。
    辛勇心善,这段时间在县里遇到卖儿买女的人,都会掏银子买下来。
    如今大家已经统一价格了,女孩子二两银子,男孩贵一些,五两银子左右,因为男孩子长大后能够做的事情更多。
    这要是放在之前,辛勇这么大肆的买人,还得考虑一些会不会得罪县里的两家牙行,不过如今县里的牙行已经买够了人,在没有把手里这批人卖出去之前,他们是腾不出手来买其他人了,偏偏每日守着他们店门口要卖儿卖女大的人还有不少,他们正巴不得有辛勇这么一个人来替他们分担一下压力呢。
    不到一个星期,辛勇就买了二十几个小孩回来。
    这么多人不可能都住在辛家,辛勇挑了四个看起来乖巧听话的小丫头带回家,其他人全部都送到了庄子上。
    庄子上也没有空余的房子,只能让村子里的人帮忙先搭了几个大棚子出来,作为这二十几个小孩子暂时的落脚地。
    辛勇和潞村的村长商量好了,他出钱出地,请村里的人帮这二十几个小孩子先盖几间房子出来。
    这房子也不用太讲究,用土胚砖盖就行,这些小孩子辛勇并不准备一直这么养着,等过段时间后,要是他们家里人愿意的话,也可以把他们赎回去,他也不多要钱,卖他们的时候花了二两银子,赎人的时候他也只要这个数。
    如今陈曼肚子大了,辛勇心里越发没底了,在田冬秀和郑清芬的念叨下,他也开始变得迷信了起来。
新书推荐: 和黑莲花回溯的那些年[无限] 穿到古代,我在流放地建了座城简安安楚君行 论直男做背景板的可行性 一夕得道 母系三万年 和恐游boss谈恋爱[快穿] 大型网恋翻车现场[电竞] 陈茉的英雄主义 反派他会自我攻略 换个人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