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嫡出 作者:果木子
如此过了十一、二日,郑泽昭便要启程往长安去了,临走前一日跟着郑泽瑞到明玥的院子里坐了坐,明玥想着郑泽瑞送了郑泽昭进京后自己怕是又要顺道走了,因而前两天与邓环娘往大昭寺上香给十哥儿求平安符时,顺便给郑泽瑞也求了一个,编了红绳细细挂了,如今便叮嘱道:“二哥在外面,纵是艺高人胆大,也要顾念家里些个,祖父祖母、父亲母亲、一应的兄弟姊妹,哪个不挂心呢?二哥做事前,须得多想想才是。”
郑泽瑞将平安符带了,拍着胸脯笑道:“走了姐姐,如今做妹妹的大了,也来叨叨了,等四哥回头给你置办几件嫁妆,让父亲早早将你嫁出去。”
明玥努着嘴,郑泽瑞便拍拍她的头闷声笑了。
郑泽昭在一旁默默坐着,面上和往日一样冷淡,心里实则隐隐有些矛盾,他有丝忐忑地想着明玥把平安符给他时,他是不是也该像郑泽瑞一样大大方方收着?还是如从前一般,防备的打量明玥一眼,回去再随手弃之?
明明是件颇小的事情,可不知为何他竟有丝紧张起来,只端着茶盏一遍遍蔽着浮上来的叶子。
然等了许久,郑泽瑞一套剑法耍完,明玥拍着手叫了半晌的好了,也还是没想起来要给他送平安符。
郑泽瑞一套剑法行云流水的武完,便觉浑身畅快,瞅着时候差不多了,便道:“行了,我与二哥明儿一早儿就走了,我走了再没人欺负你,可劲子的高兴吧,啊?走啦,二哥。”
郑泽昭垂眸站起身,袖口不慎扫翻了茶盏,红兰见他一蹙眉,便在明玥身后咧了咧嘴,也不敢叫人帮他擦,忙过来问:“二少爷可没烫着吧?”
郑泽昭瞥一眼袖口的水渍,——烫什么呢?一盏茶被他吹来吹去,早凉透了。
便也不答话,只面无表情的往外走,快到门口时,听见明玥在身后道:“二哥,等一等。”
郑泽昭几乎是立即停住了脚步,转身便见明玥拿了个同方才一样的锦袋过来,他心里一时只道,罢了罢了,瑞哥儿都那般大方,他这个做哥哥的,也即宽厚一回吧。
他僵着声问:“……还有何事?”
明玥灿灿一笑,却是打锦袋里取了一对用素色丝绳穿着的寻常的双卯出来,道:
“二哥此次是入京为官,进的又是满地清贵的翰林院,明玥想其他东西二哥佩着大多都不大合适,遂选了一对世家男儿皆都佩戴的双卯,不求显意,无过便好。还祝二哥此后能青云直上,一展抱负。”
郑泽昭瞅着一对双卯,一时不知自己是何心情,似有些些安慰,又带着抹失望,在他想来,平安符是特意求得,定比这寻常的双卯费了心思。
然万般情绪,化在他面上,也只是轻微点了点头,道:“谢过妹妹吉言。”
郑泽瑞自不觉得有甚不同,将双卯接过来掂在手里看了看,扬眉道:“我喜欢玄黑刻字的,下次见了,小七给四哥也留一对。”
明玥笑着应了,郑泽瑞便同郑泽昭大咧咧的离开了。
郑泽昭一走,两日后便有随从回来报了信,说是两位少爷都已平安进了京中,眼下正在世伯的府上拜见。郑佑诚听了,便放下心来,一时只余了他们一家四口,倒是其乐融融。
她们来时是五月中旬,原本要待足两个月,到七月底在回燕州,然王氏却派人带信来,崔家二房里的老太爷没了,要郑佑诚带着邓环娘启程前去吊唁。
☆、第71章
——崔家二房的老太爷,便正是崔煜的祖父。
郑佑诚得了王氏的信,赶紧去告了假,带着邓环娘几个匆匆忙忙赶回燕州,离开雍州之前,邓环娘还记挂着给毅郡王备下谢礼,她原想着徐璟在这其间可能会到府上,所以跟郑佑诚商量后特寻了柄弓箭备做谢礼,不想徐璟再未露面,郑佑诚便道:“毅郡王这些日子似是不在雍州,东西自备在这里,我记着就是。”
回了郑家,邓环娘便打起精神,王氏因郑泽昭受伤一事自然没甚好脸色,只是眼下郑家老太爷也在,顾不得,先说崔家的事。
郑佑诚道:“怎的这般突然?之前倒没听闻崔家老爷子患有何疾,便是明珠前一阵的来信也未曾提过啊。”
郑老太爷用手指一抹自己的长寿眉,道:“这倒不清楚,咱们府上也是方得的报,赶着紧的就叫人去知会你们。一应的东西府里都备下了,你明日一早便与邓氏还有老二一并往清河去吧。”
郑佑诚答应着便听王氏淡淡道:“崔家的老爷子也是有福的,临了上面下旨,追封了世袭的侯爵。”
郑佑诚“哟”了一声,说:“那确实是皇恩浩荡”,想了想又道:“儿子没记错的话……崔家房里的大老爷早几年就故去了吧?”
王氏点头:“正是,早在三、五年前崔家老大便病的没救,听说也没拖多少日子,走时房里连个嫡出的儿子都没留下。”
王氏说完这话,邓环娘在底下就大抵弄明白为何王氏今儿没跟她多做计较了。
——崔家的几大房系里,如今在清河的便是二房和三房,两相相较又属二房更强些。
如今没了的这位就是二房的老太爷崔幍,这位老爷子曾做过太子太傅,官拜礼部侍郎,后升任左丞相,但脾气十分暴躁,且眼高于顶,只因着一言不合,便在大殿之上将所有入朝为官却出身寒门的官员厉骂一同,最后因耻与这些人同站在一处金殿中,竟弃官而去,得了众多阀门世族的赞扬。
眼下闭眼一去,皇帝听闻十分心伤,追封了昌平候,如今一切下葬礼制均按侯爵承办。
崔老爷子共有四个嫡子,长子早年病故,只留有两个女儿和一个痴痴傻傻的庶子,而次子便是如今郑明珠的公爹,崔煜的父亲崔弘嗣,论长幼有序,如今长子没了,袭爵一事自然就落到了二老爷身上。
再往远了说,二房里如今就只有崔煜这一个嫡子,只要他不走在自个老爹前头,往后这爵位是跑不了的,到时郑明珠便是正经八本的诰命夫人,既是名门又是权贵,王氏心里头直乐,不禁暗道还好是将郑明珠早几个月嫁了过去,否则出了这事一等一拖,怕还不知会生多少变故。
邓环娘瞧明白了王氏的想法,便直接道:“只要这三年的守孝期里亲家公不叫人挑了错处,三年期满后自然就会按礼袭爵。煜哥儿和明珠这些孙儿辈分的也是要守足一年,明年的正月里怕是就不能回府里来给老太爷和老太太拜年请安,母亲可有什么话要媳妇交代给明珠的?”
王氏吊着眼梢说:“只要素衣素服,不参加礼宴,不食荤腥,也是可以回来拜年问安的”,随即想了想却又道:“罢了罢了,礼上是这般说,但守孝是大事,你且嘱咐明珠,叫她到时莫要惦记着回来了,咱们这样的人家,与旁人不同,更得重礼制才是。”
邓环娘道:“是,媳妇定会将母亲的话原样嘱咐给明珠的。”
王氏斜着瞥她一眼,是个懒懒的不爱搭理的样儿。
他们不停歇的赶了一整日的路,明儿还要早起,老太爷又叮嘱几句遂让他们赶紧回去歇下了,第二日一大早,郑佑诚带着邓环娘、明玥、以及二老爷郑佑礼赶往清河。
原本明玥是不用去的,但郑泽昭和郑泽瑞一时无法赶到,就须得有个明珠的姊妹去哭一场,因而这个任务便落到了明玥的身上。
早上走之前邱养娘便叫明玥要多吃一些,说今日这可是个力气活儿,明玥倒是有这个心里准备,结果到了清河一看,仍旧吓了一跳。
离着崔府尚有十余里地便可见沿路各家所设灵棚,恸哭之声不绝,等到了崔府,一下马车,明玥还没等打量崔家是何等清贵名门,在朱门之外当先就听了一嗓子惊天动地的哀哭!
“父亲啊!呜呜呜……父亲!啊啊!父亲!”
这恸哭声嘶力竭,悲天怆地,让闻者也不自禁想要伤心落泪,明玥吸了口气,扫一眼挂满白绫的宽大门楣,忙敛目跟在郑佑诚和邓环娘身后踏进府门。
甫一进去,崔煜便迎了出来,他身上披着粗麻布缝制衣边稍显整齐的齐衰丧服,腰间和头上都以稍细些的麻布带子系着,眼圈发红,见了郑佑诚和邓环娘便行礼道:“小婿见过岳父、岳母。”
郑佑诚忙扶住他,声音也是哽咽起来:“贤婿,节哀!”
崔煜抽咽着点头,又和明玥见过礼,便即引着他们往灵堂去,才走了几步,便有小厮跑过来报:“少爷,老爷哀伤之极,哭晕过去了!”
明玥在后头听见被唬了一跳,却见崔煜抬胳膊拭了两下泪,要哭似地说:“快去让人喂两口清水吧,不饮不食,今日已是第三天了,父亲之悲痛,我等亦能同感,但不能哀毁了身子啊!”
小厮听了,忙哭着又跑回去,让人给二老爷喂了几小勺清水。
——在这以孝治百官的时代,子为父之丧是最根本,不够哀伤不只受世人指责,更会贬官受罚;而过于哀伤而至重病不幸随先人而去,不能守满三年孝期,同样视为不孝之举,也是要受世人诟病的。
崔煜领着郑佑诚一行来至灵堂时,崔家二老爷刚刚清醒,他旁边还跪着与他年纪相仿,同是穿着最粗制的、完全不修边幅的斩衰丧服、形容憔悴的两人,应是崔家的三老爷和四老爷。
郑佑诚带着邓环娘和明玥见过礼,几人哭不绝声,见了跟没见一样,只顾着哀痛,郑佑诚自知道这个礼,自带着邓环娘到下面磕头,设灵堂的院子里跪了一地的人,郑佑诚和邓环娘在前边停了,崔煜则带着明玥往人群后面走,后面先是崔煜的堂兄弟们,再往后就是各房的姑娘、媳妇。
崔煜带她寻到郑明珠身边,郑明珠一身孝服,边哭边抬头看了明玥一眼,继而“嘤”的一声哭的更厉害了。
满院子都是哀声,明玥不敢怠慢,忙也拿出邱养娘早用姜汁给她浸过的帕子,挨着郑明珠跪下,呜呜地哭起来。
她们是午时到的清河,这一气直接哭到了太阳快下山,期间没吃过东西没喝过水,明玥觉得要被呛的流干了时,才终于有人上前扶起了她们。
明玥刚刚见邓环娘已和崔夫人一并走了,这会子便只得跟着郑明珠先回她的院子。
郑明珠在路上拭干了眼泪,勉强的搭着明玥胳膊,哑着嗓子问:“祖父、祖母可好?昭哥儿到京里了吧,瑞哥儿呢?”
明玥道:“祖父、祖母都好,二哥一切顺利,四哥是一并跟着入京的,眼下恐是从京中走了。”
郑明珠听了,便转过头来居高临下的看了明玥一眼,带着些微的轻视。——如今郑泽昭成才,郑泽瑞已长大,她自己也已嫁进大周朝最有声望的名门世家,再也不需日日防着继母、继妹过日子了。
郑明珠觉得自己真是长长出了一口气。
明玥坦坦然的任她看着,然后淡淡道:“大姐姐纵然再瞧不上我,面上也还是将就些的好,否则叫这崔府上下的丫鬟婆子瞧见,说你我姐妹不和到还好,若是生出些你与母亲不和的风言风语……”
郑明珠扶着她胳膊的手微微一紧,冷声道:“几个月而已,你倒愈发牙尖嘴利了,难道不懂要敬爱长姐?”
明玥并不看她,只道:“有句话叫兄友弟恭,兄友在前,弟恭在后,放在姊妹间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