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有皇后陪在他身侧,不然霍平枭真容易成为过于独断的暴君。
如果皇后不在了,王福海想都不敢想。
霍平枭沉着眉目,将御案上的最后一卷折子批完,意兴阑珊地撂下朱笔。
因着霍平枭处理政务时,不喜有人在殿内,是以王福海手持拂尘,一直站在殿外候着。
这时,有个小太监快步来到殿外,神态瞧着眉开眼笑的。
王福海斥道:“遇见什么事了,这么莽撞?也不怕扰了陛下的清静!”
霍平枭隐约听见了外面的动静,起身走到殿外,神情冷淡地转了下套在拇指上的玉扳指,对那太监命道:“说。”
小太监跪在地上,面上的喜意未褪,恭声道:“回陛下,宫门外来了个年纪不大的铃医,穿得有些破烂,却接下了檄文,说是能将皇后娘娘的眼疾医治好呐!”
待在和鸾宫的阮安,也很快听见了消息。
等霍平枭将人领来她身前,她虽然看不见,却听见虎撑泠泠作响的声音,又一早听闻这人穿着破烂不羁,心底已经有了个令她极为兴奋的猜想。
霍平枭道:“阿姁,你看是谁来了。”
“阿…草民…见过皇后娘娘。”
是孙也的声音!
阮安黯然涣散的瞳孔,突然有了光亮。
孙也说话的声音有些发颤,难掩激动和兴奋,道:“娘娘还活着,还能回到陛下的身侧,真是太好了。”
孙也的嗓音变了些,她决定去长安寻霍平枭时,孙也才十几岁,刚变声的少年说话的声音就如鸭子在嘎叫般,而今他的嗓音犹带少年清澈,却明显比从前成熟了不少。
阮安虽同孙也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可在她的心里,他就是她的亲弟弟。
当年他要学她和孙神医,独自南下游医时,阮安还对他不太放心。
从前在长安时,隔几个月两人还能互寄一番书信。
可自她到了逻地后,二人也是许久都没有过联系了。
阮安听霍羲说,孙也在得知她失踪的消息后,特地从北地赶到剑南的益州,想参加她的丧礼。
霍平枭却不肯给她治丧,硬说她没死,两人因着这件事,大吵一架,孙也一气之下,又独自离开了剑南,不知所踪。
等回到西京后,阮安给他寄过信件,却没同孙也透露过她的眼疾,想必孙也在游医时,也看见了霍平枭昭告天下的檄文,这才一路奔波地又赶到了京城。
阮安眼神失焦,仍在对着两个男人笑。
霍平枭和孙也则神情凝重地彼此对视,此时此刻,二人也再顾不得从前在益州时的龃龉。
等命宫人,将阮安扶回殿中后。
霍平枭将孙也召进大同殿,单独向他询问,关于阮安眼疾的事。
“孙也,皇后的眼疾,你可有把握?”
霍平枭戎马半生,一人独对汹汹大军时,也能镇定自若。
他曾将一切都傲睨于视,可在同孙也说话时,却透着难以自控的慌乱和忧虑。
孙也的面色也很沉重。
早些年在杏花村时,阮安只是在夜里才会看不见,孙也没料及,阮安的眼疾会这么严重。
“我只有一半的把握,从前在山南道游医时,有人摔跤角力,那个猛汉的眼睛被人用拳头击中,倒在地上时,左眼都凸出来了,是我将他的眼睛治好了。但他的眼睛是外伤,与阿姁这种不一样,虽然我一直都有在研究换眼术,却没动刀实操过。”
人死三天之内,若尸体贮存得当,可以采其眼,来给活人换眼。
只要霍平枭命人在西京寻到将死,或是刚死还未入殓的年轻女子,取得她家人的同意,眼睛是好寻的,如果家人怕她尸身难看,他可为逝者更换义眼。
霍平枭既是一国之君,自然不会亏待亡者的家眷,还会将逝者厚葬。
“可朕不愿她有事。”
霍平枭的神情压抑且隐忍,话音沉沉又道:“她若以后都看不见了,朕大不了就当她的眼睛,做她的拐杖,一辈子都护着她。如若不是她这眼疾将来会生溃症,朕绝对不会让她去犯这个险。”
“朕宁愿这罪,是朕来替她受。”
孙也听罢,神情明显被霍平枭的话触动。
当年霍平枭跟疯了一样,不许府里的人为阮安治丧,孙也那时极为恨他。
可竟是他误解了他,他这么做,原是对阮安太在意了。
*
二人商议后,一致决定,让孙也来为阮安做这换眼之术。
西京城偌大,每天都有死去的人,其中不乏许多尚在妙龄的年轻女子。
霍平枭派到民间的人,很快就寻到了一户贩鱼的人家,这户人家一共有四口人,中年的夫妻俩以卖鱼为生,育有一子一女。
女儿是姐姐,还未出嫁,刚满十八岁,那日去码头却不幸被沉重的货物砸重,起先只是头脑有些昏沉,却不见外伤,便没当回事,也没去寻医者看,哪知这一耽搁,就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没过几日,这家的年轻姑娘便去世了。
孙也命宫里的人寻了许多的巨冰,尽量将那可怜姑娘的尸体多保留几日,可距他为阮安动换眼术的日子,仅剩了几日。
术前的三日,虚空主持终于结束了僧人的羁旅云游,回到了他曾受具足戒的大慈寺。
霍平枭没惊动宫中的任何人,只携了两个侍从,穿着低调地来到了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