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成熟的税收制度,出发点必定是要造福更多人,眼下土地私有,世家林立,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她不能心急,自然要温水煮青蛙,慢慢来。
果然南面要钱要的紧,薛洋转头就知道了,带着账本来给李令俞报账。
李令俞也知道,户部缺钱,其他人都在掏户部的口袋,但是她当初也没想到,薛洋能看得这么紧,这么抠。
薛洋将账目分门别类给她,李令俞看了眼,问:“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江南几州的账目看起来是像是没有不对,但……”
李令俞懂,江南富庶,养的鱼太多也太肥了。
“我都知道,眼下是没有功夫料理这些,就算把这些肥鱼捞尽,可没有生财路,百姓的日子一样无望。等南来北往的路通了,咱们再捞鱼不迟。”
薛洋见她心里有数,便也不再提。
夏收马上结束,薛洋对减税的章程拿不定主意,户部的人还是太少。
李令俞问:“户部的人,是不是不够用?”
薛洋不好说实话,他如今的名声不好,因为是他罢官在先,跟着他罢官的御史台的人过半,六部的人更是很多。到如今他被殿下几次登门请回来了,其他罢官的人的态度可想而知。
就算他现在背着骂名,他也甘愿。
因为大梁的气象不一样了,单说上都城都和从前不一样了。
李令俞也猜到了,便说:“户部的工作精细,取官也不一定要按照品阶。”
她允许薛洋建立自己的团队。
薛洋却说:“那就按照殿下的意思来,如今北境的路已到豫州,我听豫州回来的人说,不过四个时辰,便能到上都城。这么算来,北境也确实一日一夜可抵达。”
他从前只当永安公主吹牛皮。
李令俞也不辩解,从来也都不强行解释效率。
“修路的事,是个长时间的事,可能是两年、三年、五年、十年。我的目的是民富兵强。广州港开港的事,还是要抓紧。”
薛洋也尝到开港的甜头了,只要户部盯得紧,出海的生意确实利润高。尤其眼下是真缺钱,比打仗都缺钱。
上都城的气氛都处于混沌过度期,没那么高的政治呼声,上都城涌进来南来北往的人,就像四方而来的文化和思想受到了碰撞,只要不出乱党闹事,民都是良民。
第二年的二月广州港开港,这次终于如了李令俞的愿,首次出海十三艘船,往后广州港出海的船必须由朝廷的船领队,但广州港和青州港沿线的商船,商户自营,正常纳税。
裴虞负责此次广州港的官员调度。他领着户部的人,专程去走一趟广州,盯着广州港的事。
裴虞这么久来,一直记着自己该走的路,去年七月,叔父患背疽猝于并州。
他将叔父接回来,安葬在上都城外父亲的旁边。
圣人的罪己诏写得清清楚楚,当年和先帝谋害豫章太子的几家,都已经满门已灭,只剩裴家老小。他顶着骂名,只字不言。
对裴家的事,永安公主只字未提,也从未当众为难过他。
可他知道,她恨裴家,恨所有的人。豫章太子府三百多条人命,她所有的亲人,都死于这些人之手。
隔着这累世的血仇,生死都成了小事。
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意,早已深埋。
他知道朝中对王夫颇有微词,因为他领兵在外,没有诞下子嗣。
去年一整年朝中紧张了半年,直到后半年,夏收之后减了税赋,永安的名声也起来了。
可惜至今无子嗣,御史台时不时有人在太极殿直谏,言明她要早些诞下子嗣,以稳固社稷。
可惜她丝毫不为所动,他有时候也在问,当真,就那么爱严柏年吗?
他也不过只是一个戍边的武将。
出发之前,李令俞在殿中和裴虞交代广州港的事宜。
“这趟船由陈侯世子领队,我已经嘱咐过了,但我单独嘱咐你的是,广州港和青州港不一样,自西而去,经过多国,至于利有多少,我暂且不说。你此去将广州港的规矩定下来。陈润意是因为身份在,加上陈侯的人保驾。所以镇得住船队的人,但他性情绵软,镇不住官场中的人,这青鱼符你便拿着吧,此去你只管立好规矩,我把刀交给你,刀鞘我就不给你了。”
她话中的意思很清楚了。他既然选择前程,那就不要估计名声。杀名在外,才好办事。
“谢殿下。”,裴虞波澜不兴应声。
李令俞也不是要他去送命。
“这次神策军随你一同前去,随你调遣。那我便等裴大人的好消息。”
裴虞:“是。”
李令俞也看到了他后来的变化,变的话少,冷漠。大殿中也多观察、多听,极少说话。或者可以说他极少和她说话。
看着他转身出殿,结果他一脚已经跨出门槛了,却回头看着她,问:“若是,冠军侯有不臣之心,你会杀了他吗?”
李令俞被他问的愣住,笑了下说:“他不会有。”
裴虞一顿,再什么都没说,转头匆匆走了。
三月船队出港,李令俞每日等着南来北往的信,李毓给她磨墨,便说:“该休息了,今日一整日,你都没起身。”
李令俞累的要命,看了眼蔡真带进来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