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的围观岁月 作者:曦盈袖
还好她听到消息就当机立断使人唤司瑁回来了,不然,她或许撑得过一时半刻,但若过了一个时辰呢?两个时辰呢?她又拦得住几时?
若当真让那夏内侍在荀氏无屋子里找到些什么,或者顺手栽赃些什么,她可当真不必活了,更遑论还让那一群大男人进了后院呢。
就因为这个,林瑾宁如今便更不可能这样轻易就相信朱氏了,哪怕她说的都是真的,林瑾宁也一定要查一查再说,更遑论此刻还不过是结论未定的时候。
却说这时,朱氏被林瑾宁唤起来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林瑾宁的什么其它的指示,因此她也只好惴惴不安的低着头等待着。
林瑾宁也琢磨着应当怎么办。
思虑许久,可算是打定了主意的林瑾宁,沉吟几息便道:“那小桌上有纸笔,你将你在环母妃那里听过、见过人的名单都写下来,包括你见到这些人的时间地点和猜测,都写下来。”
“……是,奴婢遵命。”
中心听到林瑾宁的吩咐,心中已经猜测万千的朱氏这才略略安了心,却又忽而醒悟一般明白林瑾宁这做法的意思这是要她留笔供啊,这字要是写了,她便是再也没有退路了!
朱氏不是没想过隐瞒一些东西不写下来,用来作为自己护身的后路。
但一来,她的确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所想也不过只是好好终老,最好还是得主子器重、信任的过得好的终老。
二来,她也的确有些被那天荀氏的事情吓到了,且观其整件事,虽然她不曾知道全部,但连听带猜也猜到几分她如今伺候的这位照王妃娘娘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她若真想要好好的活下去,便不能有所隐瞒,不然,日后若被人发现,估摸着她也会是和那荀氏一个下场。
而三来,便是因为私事了。
朱氏是家中嫡长女,因母亲体弱生下她不过几年就因病去了,而父亲为了嫡子,便很快便娶了继夫人。
要说天不遂人愿呢,这继夫人的头一胎,竟然也是生的一个女儿,也就是如今这个跟在澧王妃身边的女官小朱氏。后来又过了几年,那继夫人方才得了个儿子。
奈何如此,可朱氏与小朱氏之间的龃龉,反而愈发严重在盛隆,便是同母所出,其嫡长女与嫡次女的地位也是会稍稍差一些的,更遑论这两人一个是元妻所生的长女,而另一个只是继妻所生的次女。
而这也是为什么,朱氏当年能通过关系进宫伺候贵人,而小朱氏却只能到当时并不受宠的太子东宫,去服侍太子侧妃的原因。
也因此,朱氏嫉恨小朱氏因有母亲,所以往日所有份例都不合规矩的比她高出一线,而小朱氏也暗恨朱氏占了原本属于她的嫡长女身份。
日久天长,两人之间的仇,也就这么结下了。
只是谁也想不到,如今多年过去,两人之间竟会风水轮流转。
原本是伺候妃嫔的朱氏因为先皇去世、新帝登基,被重新分配到了那时已经是环贵妃的秦氏宫中,刚好又比原本只是伺候太子侧妃的小朱氏的待遇差一线。
再加上多年前,环贵妃还是太子侧妃时就已经为身边伺候的几个女官选好了人家。而那时时局动荡,朱氏伺候的于贵人又身份低下没能力为她安排什么,加上朱氏在分到环贵妃身边后,因为小朱氏的排挤而更是不受重视,久而久之,她的婚事便被这么有意无意的给耽搁了下来。
多年颠簸,让朱氏自然而然练出了一副笑面人的本事,便是她妹妹,都不知道她心中藏着这么多恨事,还以为她已经认命了、死心了,只安安分分为环贵妃办事,待到日后许些银子,再为她选一个好养子养孙,为她养老送终。
却不想,养老送终的事情,朱氏自己也可以去办,只要得到主子器重,任谁都不敢为难于她,那她又为何非要守在环贵妃这条船上呢?
不过,朱氏这些心思,小朱氏不知道,闵巷榆和环贵妃也不知道,于是,此时朱氏的毫不保留,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约摸过了一刻钟,朱氏终于写完了字,待得字迹干得差不多了,她便径直将一叠儿纸递过来,由锦绣半途接手,再转递给了林瑾宁。
林瑾宁眯着眼睛一点一点慢慢的看这厚厚的一叠儿纸,脸上的表情愈发凝重。屋子里一时之间安静了下来,只听闻一些小小的呼吸声。
此刻,林瑾宁满脑子已经被怒火填满了。
若朱氏没有造假或者隐瞒,那么,这纸上写的这么多人,应当都是环贵妃的人。
首先就是司瑁几个乳娘,果然无一例外,四个全部都是环贵妃派来的。该庆幸这么多年司瑁都一直以“胆小没用”的样子示人吗?不然,他哪里活得到这么大!
再往下看,府中原大厨房掌勺大厨,采买处的刘柄一家子,还有好多不显眼的丫鬟、内侍们。
就这么看,这环贵妃简直掩饰都不想掩饰一下了,竟是不放什么暗线,径自当成“明线”了!
等看完这一叠儿纸后,林瑾宁已经对朱氏所写的东西信了有一半了,但到底该问的问题还是要弄清楚的。只见林瑾宁道:“……你不是说你在环贵妃身边并不受宠吗?除了那些原本就在瑞安宫当值的以外,还有这么多人,怎么就个个都被你发现了?”
此时朱氏已经平稳了下来,也知道自己成败就在此一举,故而也不隐瞒,只直言道:“回娘娘的话,那大厨房的掌勺,是奴婢偶然发现不对劲的,虽说并不一定是环贵妃娘娘派来的,但也肯定不能轻信,而那采买的刘柄一家,便是要帮与奴婢递消息的高桐传信的人家了。再加上奴婢早前在宫中之时,曾也特意留意奴婢妹妹为环贵妃娘娘往各处传过消息的事情,而这里头剩下几个人,都是奴婢曾经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