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绝世散修 作者:吾心飞扬
次日,子牙率领大军再度出战,而魔家最后二人,则是通红着双眼,准备跟子牙绝一死战。
子牙在知道道德真君秘传黄天化法宝后,便令他再度出战,抵挡魔礼寿,至于魔礼海,则由李氏三兄弟缠住。
只见魔礼海弹动琵琶,发出悦耳的琴音,然而,正在跟魔礼海大战的李氏三兄弟却在听到这琴音后,一个个头疼欲裂,全身气血倒流,只得一边默念玉虚静心咒,勉强抵挡这琴音,另外一边祭出各自宝物,大战魔礼海。
另一头,黄天化大战魔礼寿,黄天化乃是将门虎子,甚是勇猛,魔礼寿根本就不是对手,然而,正当他将手伸进腰间别的袋子中,想要取出花狐貂时,那杨戬所化的花狐貂立马张开了嘴巴,露出锋利的牙齿,对着魔礼寿的手咬去,竟然将其整只手臂都给咬了下来。
魔礼寿哪曾想到花狐貂会叛主,反咬自己一口,一只手臂被咬下来,当即疼得眼泪直流,嚎叫声冲天。
对面的黄天化在见到这一幕后,顿时就是一愣,不明白魔礼寿为什么突然失去了一只手臂,但是他知道,这可是他大好的机会,当即就从乾坤袋中取出一物,长有七寸五分,大放华光,火焰夺目,正是那下品先天灵宝攒心钉。
当即,黄天化对着魔礼寿一掌拍出,立马就有一道金色闪电激射而出,正中魔礼寿心脏,透心而过,使得他就此一命呜呼,一道魂魄往封神台而去。
不远处的魔礼海在见到这一幕后,顿时就是龇目欲裂,手中的琴音的顿时大乱,李氏三兄弟趁着这个机会,祭出了各自的宝物,哪吒祭出乾坤圈,金吒祭出遁龙桩,木吒祭出吴钩宝剑,将魔礼海整个身子打爆。
当即,魔礼海的魂魄卷着那琵琶,飞往了封神台。
城楼上的飞扬见到这一幕后,顿时就是肉痛不已,早知道魔礼海死后,本名灵宝也会跟着魂魄入封神榜,他早就出手用落宝金钱将琵琶落下了。
至此,魔家四将皆被斩杀,顿时四人所带领的士兵惊慌失措,四处溃散,黄飞虎和南宫适见状,就带领大军追杀这些残兵败将,杀得尸骨成山,血流成河,最终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逃进了汜水关,其他的都永远留在了战场上。
黄天化这边,在魔礼寿死后,花狐貂就从袋子之中爬出,化为了原形,黄天化这才知道,是杨戬幻化为花狐貂,协助他斩杀了魔礼寿。
就这样,围困了西岐数个月的大军总算是被击败了,姜子牙带着西岐的大军打扫战场,至于飞扬则是按照惯例,回到亚相府当中再度闭关了,他这次闭关,至少要将两件高阶法宝当中的飞天剑给炼化。
汜水关总兵韩荣在知道魔家四将战死之后,当即大惊,连忙些告急文书,星夜发往朝歌,闻太师在见到这份告急文书后,当即震怒异常,在想到东南两路诸侯已经暂时平定后,就决定亲自领兵平定西岐。
当即,闻仲奏请天子,领三十万大军离开朝歌,往西岐而来,在途经黄华山的时候,闻仲收服了邓忠、辛环、张节、陶荣四大天君,又在途中遇到了一处名为绝龙岭的地方,想到自家师尊说自己一生不能碰到一个“绝”字,闻仲只好带兵绕道而行,最终来到西岐南门安营扎寨。
当日,闻仲送来文书给子牙,试图劝说子牙开城投降,却被子牙一笑置之,根本不将这闻仲的话放在心里,当即告知来使,三日后展开大战。
三日时光转瞬即逝,一转眼,就到了两方大战的时候,闻太师带领着三十万虎狼之师来到城下,左右两边乃是四大天君和他的两大弟子。
至于西岐这边,整个西岐大军成五方战队,分立前后左右中,姜子牙骑着四不像,于中军之中,左右乃是金吒、木吒、哪吒、黄天化、杨戬、龙须虎、韩毒龙、薛恶虎,可以说是人才济济,至于咱们的飞扬,却还在炼化他那飞天宝剑,根本不知道西岐有大战爆发。
“姜子牙,你大逆不道,自立武王,收容叛臣,残杀商臣,还不快快下马投降,免西岐百姓无辜遭殃”,闻仲一声大喝,声音响亮如雷,不愧是久经沙场数十年的老将。
“先王被天子册封文王,我主子承父爵,乃是理所当然,何为大逆不道,纣王无道,祸国殃民,君欺臣妻,残杀贵妃,飞虎作为贾氏之夫,贵妃之兄,如坐视不理,与**何异,这才弃商归周,还望太师明察”。(http://.)。
“住口,乱臣贼子安敢胡言乱语,侮辱圣上”,闻太师大怒,当即手提金鞭,驾驭着墨麒麟朝着子牙杀来,黄天化见状,便驾驭玉麒麟,手持双锤,迎上了闻太师,两只麒麟都非凡品,脚下生云,当即两人就由地上杀到了天上。
闻太师老当益壮,手中双鞭更飞凡品,名为雌雄双鞭,乃是金灵圣母擒拿一对雌雄蛟龙,以其尸体炼制而成的宝物,时间闻太师将双鞭扔出,就令其化为一公一母两只蛟龙,对着黄天化猛撞而去。
黄天化一时不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当即就被两条蛟龙给远远撞飞了,砸在地上不停咳血。
闻太师击退了黄天化,当即又是来战姜子牙,姜子牙赶紧驾驭四不像,飞到了空中,将中央戊己杏黄旗祭出,凝聚出一朵朵杏黄色莲花,将自己给保护了起来,随后,手中打神鞭朝着闻仲砸去。
当即,打神鞭与闻仲双鞭当中的雄鞭对轰,那雄鞭仅仅只是后天级别的宝物,哪里是打神鞭那种封神重宝的对手,当即就被打成了两段。
在雄鞭被打断的刹那,闻仲不禁大口喋血,满脸的狰狞,怨毒无比地看着姜子牙,这雌雄双鞭可是他在离岛时,金灵圣母所赐,是他视若性命的宝物,现如今被姜子牙毁了,闻太师哪肯散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