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精品文学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366节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366节

    滕王:“可我其实没必要换了啊!”
    他是收拾行装的时候,被王妃问了一句才忽然转过弯来:等等,洪州世家都被姜侯犁地似的犁过了,除了抄家的,剩下就都是老实的,那我还怕什么?我为什么还要换封地啊?
    滕王不信姜侯没想到这一点,却还是给他申请调换了封地,还是换到黔州!
    这人都不是过河拆桥啊,这是反手把桥烧了啊。
    “姜侯,我能不走了吗?我对洪州山水,此地百姓都感情深厚啊!”
    姜沃依旧笑眯眯,说的话却坚决:“诏令已下。”怎么能不走。
    而且滕王这个性子,实在不令人放心。他对当地百姓感情深不深厚且放一放,但百姓们对他感情却是很深切:深切盼望滕王赶紧走。
    哪怕他这些年未做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儿,但他那种顽劣性子,譬如出门射猎时踩踏农田,夜里肆意开合城门,不约束下人等事,落在那些倒霉百姓和为此丢掉饭碗的守城士兵头上,也都是一场大难。
    还是让他去黔州老老实实待着吧。
    而滕王见留在洪州不成,忽然又想起一事,悲痛里不由带了些担忧:“等等,姜侯将来不会……还要去蜀地吧?”
    姜沃笑容更和气了:“是啊,这大唐十道诸州的王公朝臣,我大约都只能见一回。唯有滕王,今日在洪州分别,将来黔州必会再见的。”
    大唐太大了,许多州她未必会去,但黔州,她一定会再去,一来皇帝曾经嘱托过她,二来,便没有皇帝之言,她也要去拜访大公子的。
    那时,正好看看滕王和蜀中滕王阁。
    姜沃感慨道:“可见,我跟滕王是有缘之人。”
    滕王:我不想要这种孽缘!
    姜沃看着整个人都不好了的滕王,伸手做出请的姿势,莞尔道:“盛筵将起,滕王请。”
    **
    盛宴行至暮色四起,诸文人墨客皆应东道主所言,挥笔成各自《滕王阁序》。
    而在众人对着王勃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俱拍案叫绝,推为今日序文之首时,姜沃的心情却远没有她曾经想的激动。
    她望向窗外:此句实如画。
    正如方才阎立本欣然道:他必要将此句与今日此景做成画,又道王勃有此一序,文名必传于后世。
    而姜沃只是静静看着:滕王阁外,一只索然离群的孤鹜,在霞光与水天中飞翔,似乎也迷失在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的暮霭之中。
    最终隐入云层不见。
    姜沃心中那小小的,最后的期望,也如此孤鹜入暮霭一般消散而去。
    是啊,哪怕是秋日的滕王阁,哪怕她特意请来了‘都督阎公’,但终究不可能是同一篇《滕王阁序》了。
    甚至她曾是读诗人,如今她是诗中人——
    “巡牧姜侯之雅望……”
    见此句之时,姜沃心中,万般感慨。
    自然不只有她,在座论官位和爵位,还有裴行俭这位吏部尚书,自是‘尚书裴公之懿范’,以及宗亲滕王;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鸿胪寺少卿崔朝等身着朱紫之重臣……
    而论名声,在座名动天下的人也有:被当世人公认为‘药王’‘药圣’的神医孙思邈,前工部尚书,当世无双的大画家阎立本……
    王勃俱一一写到,把这场盛宴之人挨个夸了过去,然后才是那句——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是啊,高朋满座。
    姜沃拿出了一枚铜钱,放在手上翻转。
    果然,正如这世上没有只有正面,没有反面的铜钱,世事也是如此。
    她终究是走入了不同的时空。
    见到今日所得无数‘唐诗’,姜沃忽然想起被杨慎评为“启唐之先鞭”的庾信。
    庾信,就是家国破碎饱经离丧后才写出了‘赋史’。可见,有些诗文,必得是经过“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之苦楚,才能面世。*
    正如……
    姜沃的目光落在杜审言身上。
    就像之后的杜甫,不知是在评庾信,还是在评自己的后半生: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亦是清代赵翼评元好问之诗词时感慨的那句:“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非经离丧,有些诗句,断不能成。
    姜沃久久凝望着滕外阁外孤鹜隐去后的飞霞流云。
    **
    “是醉了吗?”崔朝的声音,把姜沃唤醒。
    崔朝很是担心:虽说她才饮了一杯,但大半年没喝了,可别酒量再次下降。
    姜沃摇摇头笑道:“无事。”
    崔朝看她的笑容,不知为何,总觉得这笑意中透着几分伤感之意,但却又很是释然。
    他未及再继续细细分辩,就见姜沃转头,对这些时日与她几乎寸步不离的女亲卫聂雨点道:“请周荞来吧。”
    聂雨点应了,又叫了两个女卫一同上楼,毕竟那套蜡版印刷的器具,两个人有些拿不过来。
    姜沃放下酒杯,换过一杯紫苏饮,醒了醒神。
    若少了一些诗人家国离丧之句,她决定换另一种方式,‘弥补’此地后人。
    量。
    姜沃在看《全唐文》中唐代很多诗人介绍的时候,都有一句话‘其诗大多散失’,‘除《xx》外,余诗散失’。
    就连贺知章这种做过尚书高官,皇帝老师,在当朝是朝廷重臣,《旧唐书·文苑》中还单独给他列传的人,作品亦都大多散佚,到姜沃所在的时代后,贺知章只留下了不到二十首诗传世。
    而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留下来的虽多,但散落的更多!
    新唐书曾记载过,李白病重之时,曾经对着族亲李阳冰枕上授简,草稿逾万卷,终集成《草堂集》二十卷,并请之作序。
    之后‘旋及过世’。
    然而李冰阳作序的时候,就已经记录过:“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1]
    中原有事,何事?
    安史之乱。
    可见当世李白关于战乱的诗作就已经散失十分之九。
    而这留下来编纂成《草堂集》的二十卷……又遗失了。
    姜沃想到自己背过的李白诗词——诗人的水准到了那里后,当真是绣口一吐就是盛唐,不知道有多少篇绝妙诗词遗落,如同珍珠沉入海中,再难打捞。
    实在可惜。
    而唐诗多散失,也与此时印刷术尚不发达有很大的关系。这会子连书都多是手抄本。
    而诗词最常见的流传方式就是题壁写诗。比如姜沃这一路出长安,就见过不少:什么佛寺、逆旅、酒肆、甚至行舟乃至任何一处墙壁上,都可能提着诗人的诗词。
    就像之后白居易一路走,一路追着看元稹的诗一般——“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后世人能从各种途径追连载,可怜白居易同学只能追柱子,到了地方先绕柱走。
    而从题壁到口耳相传再到被人记录下来,其中自然难免散失误传。
    能够有意识,也有能力把自己诗文编纂整理,刊印成册的人,只占极少数。并且哪怕将诗文编集成册,若是只留在自己家中传给后人,遗失的可能性也很大。
    而以上两条‘整理出版和国家保存’——
    现在的姜沃都能做到了。
    第232章 报纸·两年后
    “这报纸——”
    登州港口外的驿站,连空气中都带着些海风的味道。
    姜沃坐在窗前,手里拿着一份《大唐杂报》在对着日光看。
    说来,史册上第一份有记录的‘报纸’,也是出自唐朝:《开元杂报》。
    还曾有文人写过《读开元杂报》文作为记录。
    杂报上多记载朝廷公开的政令以及帝王和百官之事。譬如‘某日皇帝亲耕藉田’;‘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等朝堂大事。。
    甚至还有‘某日宣政门宰相与百僚廷争一刻罢’,这种类似于朝臣八卦的事条。[1]
    而之所以称为杂报,也是为了跟京中发往各地署衙官邸的公文报区分。发给官员的邸报,自然不面向百姓公开。
    但《杂报》又不一样,私家也可抄写、传播。
    “虽说如今每旬的杂报,能到各州的数量还很少。”依旧是大大的供不应求。“不过,比我想的已经好多了。”
    与旁人拿到报纸后,第一时间去看报纸上的内容不同,姜沃的第一反应是来到窗边,对着阳光先去看纸的质地、油墨的晕染、字迹的清晰程度等报纸本身的质量问题。
    崔朝在她身后不由一笑。
    一份报纸被她看出了鉴宝的感觉。
    “你也来看看,比两年多前滕王阁之上的第一份试印报纸,大不相同了。”
    崔朝闻言,也走到窗前,两人一起站在日光下。
    他细细看过,又伸手捻了捻,点头道:“是,似乎纸就不一样了。”
    见到这份报纸,崔朝不由想起两年前的洪州事。
    时间过得真快啊。
    *
    那日滕王阁宴后,滕王李元婴又来抱怨了一通,还拉着崔朝给评理:“崔少卿,你说说,姜侯这是开宴为我送行吗?这分明是借着我开诗会啊。”
    “还说要将今日之事今日之诗,用那蜡版印刷术做成第一份报纸(诗刊特辑),试着通过驿站传于各州——”
    向来行事放纵的李元婴,难得都有点担心:“那岂不是天下各州都知道我的滕王阁?”
    姜沃当时就想安慰他:没关系,反正后世都知道你滕王阁。
新书推荐: 人到中登(阴阳师同人) 两王相亲(1v1 古言) 被反霸凌系统攻略了(校园nph) [红楼同人] 红楼之穿成万人嫌贾环 [综漫] 审神者旗木先生 [文豪同人] 二代火影的mafia首领生涯 [莲花楼同人] 莲花楼之来日方长 [综漫] cos魏尔伦的我穿进了咒术剧场 [莲花楼同人] 莲蓬哥哥活下来了 [综漫] 马甲今天也要和本体贴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