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 作者:有限无敌
船北马”、“九省通衢”、“天下粮仓”等美名。
不过淮安这个运河之都随着朱宏三的崛起失去了存在意义,两淮盐场被广东运来的那种精盐冲击的不像话,淮安和扬州的大盐商纷纷破产,这也是满清到来这两地的大盐商支持满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以前没了盐场,但是淮安作为运河中枢,还要负责往北方运粮的职责,生活还算过得去,可是随着朱宏三占领南直隶和浙江、江西各省,为北方输血的大动脉运河彻底停摆。朱宏三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那里还能无偿的支援满清,所以在去年十二月最后一次漕粮经过淮安后,这条繁忙了几百年的大运河彻底停了下来。
朱宏三占领扬州后,并不想过分的刺激满清,所以命令军队不要北进,所以明军只占领了扬州城外二十里邵伯镇,在这里构建阵地,作为抵御满清的第一道防线。同时扬州北方的高邮州还在满清的统治下。
佟图昌一行经过高邮的时候,高邮的守将根本没敢开门,看着这大队明军绕城而去,发现明军走远后才开城门派出信使赶往淮安报急。
淮安这里现在成了洪承畴的临时大本营,洪承畴在被马得功救出来后逃往淮安,本打算在这里休息一下就逃到济宁。那里想到明军占了扬州不在北上,而是就地驻扎在扬州,这实在让洪承畴搞不清明军到底想的什么。
守江必守淮讲的是两淮之地,现在明军只占了扬州,这是为什么?
最后还是江宁巡抚周伯达分析的到位,是不是明军进攻乏力,后勤补给跟不上了!
周伯达这句话惊醒梦中人,洪承畴才发现明军并不是从浙江出发占领南京,而是从广东开始,横扫半个中国,到扬州这里已经是强弩之末,再也没有力气往北发展。
想开后洪承畴松了口气,赶紧在淮安这里准备防线,同时给京师里的多尔衮再去一封信,说明自己奋战多时,终于在淮安城下打退明军进攻,将明军阻止在黄河南岸,同时请摄政王赶紧调来援兵云云。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洪承畴接到高州守将的消息,明军足有上千人经过高邮,走运河奔着淮安而来。
第六百一十七章 进淮安
扬州城中的洪承畴接到高邮的快马军报好悬没吓死,本来他就被明军打的成了惊弓之鸟,现在看到明军开始准备进攻淮安,如何能不心惊肉跳?再加上高邮的守将夸大其词,什么明军人数众多,军势极盛,运河上运兵的船只漫天无边等等,洪承畴看到这封军报心中很后悔几个月前不如撤到济宁好了。
洪承畴边上坐着满清江宁巡抚周伯达,周伯达是崇祯十年进士,当过陕西平凉道佥事,算是洪承畴的故吏,和领军的马得功都是洪承畴的心腹。今天周伯达看到洪承畴接到军报后眉头紧皱,赶紧问道:“制台大人,高邮那边有紧急军情?”
洪承畴什么话没说,将军报递给周伯达观看。周伯达一看也吓了一跳,自己这边在淮安立足未稳,如果明军攻过来完全守不住。现在整个两淮地方的军队都损失在扬州,淮安城中只有不到一万人的老弱残兵,难道真要退到山东吗?
周伯达自己是江宁巡抚,是江南省的文官之首,满清向来讲究的地方官守土有责,自己因为是江宁巡抚,在淮安这里还能算得上守土,可是退到山东那可麻烦了,自己可不是山东巡抚。
其实洪承畴也有这个顾虑,他是江南六省总督,现在南六省只剩淮安这么一个府了,如果再丢了朝中那些政敌一定抓住自己这个痛脚大做文章,要知道满清朝中各势力的斗争一点不比南京朱宏三的小朝廷差。
满清由于接受了崇祯的基本盘,所以从万历年就开始的阉党和东林党之争也遗传下来,到了满清这里变成了南党和北党之争。北党以当年魏忠贤的干儿子内阁大学士冯诠为首,南党以吏部尚书陈名夏为首,这两派基本沿袭了崇祯朝的政治生态,一定要斗出个大小王来。
洪承畴虽然是福建人,但是可不是东林党一脉,自然不受东林党那些“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