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

    于是麻烦来了,现在她们再去江口,肯定来不及傍晚赶去镇上卖卤虾。
    江海潮当机立断:“杨桃,你带海音去镇上卖。我从江口回来就过去找你们。”
    弟弟妹妹们还想跟着她呢,可又舍不得今天的生意,只好点头答应。
    到了江口,江海潮才明白为什么这里能三天两头有场,因为街上都是人啊。路两边的铺子一个接一个,卖衣服的,卖布的,大中午的也不缺生意。
    二舅舅带她进饭店送货,哇,店里桌子居然坐了一大半。都这个点儿了,还有这么多人吃饭。
    湖港镇可没这么热闹。她记得清清楚楚,上次他们跟着李厂长上饭店的时候,正是吃饭的时候呢,店里都没几个人。
    江海潮好奇地东张西望,看到人家饭桌上摆着的餐盘,小声问二舅舅:“这是什么呀?”
    为什么饭和菜都装一个碗里,直接端上来,难道是饭店的人想少洗一个碗吗?
    二舅舅笑了:“盖浇饭,这个蛮实在的,最便宜的一盘像这个洋山芋才一块钱。”
    江海潮瞬间就信心十足了。
    馄饨摊的面条,一碗5毛钱,加上一笊篱的卤虾,总共才一块钱。
    比起一点荤腥都不沾的洋山芋,肯定是浓油赤酱的虾尾巴肉更好吃啊。
    二舅舅跟饭店结完账,带着她去馄饨摊跟老板打招呼。
    他们不是空手登门,江海潮特地带了酸豇豆。上回她看老板给客人在面条里加的小菜就有酸豆角。
    老板娘刚好忙罢,看到江海潮,还朝她身后张望了下,笑着问:“呀!今天就你呀,你两个妹妹呢?来来来,在我这边坐着,没事的。”
    二舅舅赶紧送上酸豇豆:“自家种的,妹头她婆奶奶泡的,你炒了就知道了,好吃呢,特别下饭。”
    老板娘哎哟起来:“你客气什么呀?这三个小妹头,我喜欢的很。”
    二舅舅搓着手笑:“是这样的,有个事情想请你帮忙。”
    说着,他就提起想在馄饨铺里寄卖卤虾的事。
    老板娘脸色有些犯难,手搓着身上的围裙,有点不好意思地看江海潮:“妹头啊,是这样的,阿姨不是不想帮你,是这个吃面条的呀,用卤虾配还真不太合适。你看,吃虾儿要吐壳,面条容易坨,上次他们吃的时候,就感觉顾不上面了。”
    看江海潮露出了失望的神色,老板娘更加犯难,迟疑道,“要不?摆在这里试试?卖不出去我就没办法了。”
    江海潮哪好意思让人为难。龙龙妈妈说了,做生意是花花轿子人抬人,叫别人吃亏,生意肯定做不下去的。
    “没事的,阿姨,我们就是偷懒。”她努力地笑,“我们还是在外面摆摊卖吧。”
    现在他们已经有5个人了,其实真的可以分成两队卖卤虾。
    看看江口的热闹劲,即便平常比不上赶场的时候,生意也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老板娘立刻主动邀请:“你们做到我这边来弄,煤炉放我铺子里没事的。还有啊,下回不要带东西过来了,哪有这么客气的呀。”
    没办法寄卖,江海潮只好一边自我安慰,一边跟着二舅舅往外面走。
    馄饨摊的老板刚好回来,他给人送外卖去了。还没进门,他就冲老婆喊:“还有面吗?给我盛一碗。”
    “还有早上剩的韭菜炒螺蛳,你要不?要的话我给你拌在面里。”
    老板接过汤面条,把半盘子韭菜炒螺蛳全都盖在了面条上,然后拿筷子搅了搅,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江海潮灵机一动:“盖浇面。”
    菜盖在饭上叫盖浇饭,盖在面上肯定就叫盖浇面了。
    老板娘噗嗤笑出声:“这叫浇头,我们家面简单,没那么多花样。要是专门的面馆啊,光是浇头就有十几二十种呢。”
    江海潮的眼睛已经亮成灯泡了,她激动地指着面碗:“不拿炖螺蛳当浇头是因为螺蛳有壳,吃起来太麻烦。但把螺蛳肉挑出来炒,就能做浇头了。同样的,我们可以把虾壳剥掉,直接用虾尾肉当浇头啊。我拌饭吃过,很好吃的,就是有点咸。”
    但只要换成面就肯定没问题,因为面有汤啊。
    大人们都愣住了,就听她叽叽喳喳,简直要上蹦下跳:“肯定很好吃的,绝对特别好吃。阿姨,你让我试试吧。”
    现在算彻底过了饭点,馄饨铺也没客人了。老板娘大方地借出家伙什,还特地下了面条,好让她做盖浇面。
    她看江海潮先烧开水焯过虾儿尾巴,然后再剥壳,忍不住好奇:“妹头,你这是做啥?”
    江海潮满脸认真:“这样能留住虾儿的鲜味?挑出来的螺蛳肉炒了吃就没炖螺蛳嘬着吃鲜。”
    老板点头:“啧,还真是的。”
    老板娘笑道:“那我看你也别急着把虾线抽了,焯过剥壳时再抽,不然肉会散。”
    她没怎么烧过海虾,但她做过河虾啊。海虾肉明显比不上河虾紧实鲜嫩弹牙,那就更加得烧的精心才能叫人喜欢。
    江海潮也觉得有道理,再试第二份的时候,就按老板娘说的做了。
    果然比第一份更好吃。
    最后大家品尝完毕,一致认为虾肉做的浇头不适合汤面条,而是煮好面干捞起来,然后倒上虾肉拌一拌,味道最好。
    “可以吗?叔叔阿姨。”江海潮满怀期待地看着老板和老板娘,“我保证把虾壳剥得干干净净。”
    老板娘看了眼老板,终于点头应下:“行吧,你拿过来试试看。”
    江海潮长长地松了口气,露出笑容:“肯定能卖好的。”
    她郑重其事,还特地跑去找来菜头,请他帮忙当中人,定下寄卖的事情。
    菜头跟看什么稀罕似的,上上下下打量了回江海潮,然后嘴巴咧得老大:“你个妹头,很能搞嘛。行,这个中人我当了,想好了,馄饨铺抽一成的利,行吧?”
    老板娘有点不好意思:“哎哟,真是的,这也太客气了。”
    菜头一锤定音:“应该的,在商言商,讲清楚了反而好办事。行了啊,祝你们都生意兴隆!”
    看他要走了,江海潮赶紧喊住人:“爷爷,还有,我们要借店里的锅用,应该付租金的。”
    说实在的,由于不好意思老是占人便宜,她跟两个妹妹甚至考虑过给馄饨摊子送烧锅用的稻草和麦秸秆。
    之所以第一时间放弃送菜是因为她们已经把自留地上的菜交给龙龙家处理了,做人要言而有信。
    但后来她们还是放弃了送稻草的计划,毕竟运稻草太麻烦了,自行车能驮多少?就那么一点点。她们又不能拖板车走上二十里地。
    于是,三姐妹商量好一致决定还是给钱吧,没白用人东西的道理。
    老板娘愈发不好意思起来:“不要不要,锅就摆在这里,用一下又不会用坏了。”
    几个小妹头,放暑假想挣点零花钱,一看就是懂事的娃娃。再说也不是什么大事,何必算那么清楚呢。
    这回又是菜头劝老板和老板娘:“应该的,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你们也不是狮子大开口的人,多多少少要收点。别的不讲,要是碰上不要脸的,说你家灶火能给妹头烧虾儿就不能给他煮茶叶蛋?你们到时候要怎么说?”
    老板娘哑火了,确实这个道理,爱占小便宜的人多了,偏偏这种人占便宜也不念一声好,反而嫌弃你便宜给他占的不够多。
    菜头替他们张罗:“十五块,一个月你们收妹头十五块的柴火费。妹头,以后你过来记得喊姨妈姨爹,就当是亲戚,表让人讲嘴。过来勤快点,晓得不?”
    江海潮赶紧答应,张罗着要帮老板娘擦桌子抹板凳。
    老板娘一把摁住她,笑骂菜头:“行了啊你,捉弄人家小妹头,她又不是小工。都喊姨妈了,那就当走亲戚,哪有让亲戚在家做事的道理。”
    可饶是她如此表态,第二天早上江海潮到了馄饨铺还是立刻撸起袖子干活。等把整个店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地面亮得能反光,桌子皮都快被她擦掉一层后,她才坐下来休息。
    当然,她的休息不是听老板娘的去房里喝绿豆汤看电视,而是坐在店里认认真真地预习从龙龙妈妈那里淘来的五年级的课本。
    老板娘简直要捂胸口了,对过来串门的娘家侄女儿感叹:“看看人家妹头,一看就是有出息的娃娃。”
    她家小孩要是有妹头一半懂事,也不会上完初中就得出去跟人学本事,肯定能考学进城,当不了干部也能进个好厂。
    侄女儿不相信,故意在江海潮旁边走来走去,还不时招呼她嗑瓜子,结果江海潮只是客气地谢绝,然后继续埋头学习,自己做课后习题。
    侄女儿伸头看一眼,她好歹也是上过初中的人,一眼便看出来,这小妹头写的是对的!
    嘿哟,真是祖坟冒青烟了。小孩都是讨债鬼,竟然还有这种生下来就是报恩的。
    江海潮自学了两个多小时,收起书本,又帮老板娘准备中午的生意。待到下午睡完午觉,她没继续看书做题,而是早早忙起晚上的生意。
    剥了壳的虾尾巴放在铺子里当浇头卖,连壳的卤虾得拿出去摆摊卖。毕竟没场的日子,江口的傍晚也很热闹哩,好多人在外面买现成的回家吃。
    江海潮一口气卖掉大半脸盆的卤虾,掰着手指头算,明天有场,她起码还能卖出多一倍的量。嘿,照这样下去,她们还真能解决自己的学费呢。
    她一抬头,瞧见丹萍妈妈,赶紧收起家伙什:“婶婶,对不起,我耽误时间了。”
    她要每天都来江口卖卤虾,家里大人肯定不能放她一个人过来,家公爷和二舅舅也不可能天天送她。大人们把村上人家数了个遍,最后婆奶奶带着鸡蛋上人家门请人帮忙。于是,在江口食品厂上班的丹萍妈妈上下班时,就带着江海潮一起走。
    菜头一直在街上转来转去当无冕之王呢,看到丹萍妈妈过来接江海潮,笑着跟她打招呼:“你们家这个妹头是真好,秀才种子,将来肯定能当状元。闲下来一分钟都不瞎玩,就知道捧着书看,学习认真的很。”
    丹萍妈妈笑了:“妹头随她妈,她妈小时候成绩就好,一直是红-小兵(注:特殊时期没少先队,当时由红-小兵代替,与卫兵是两个概念)的队长。”
    她摸了摸江海潮的脑袋,帮她把家伙什拎到馄饨铺。
    老板娘正在忙,只跟她们打声招呼就让她们先喝碗面汤垫垫肚子再骑车回家。
    “不了不了。”丹萍妈妈替她们谢绝,“麻烦你了,大姐,我们先走了。”
    等两人骑车上路走出好一段,都出了江口镇,丹萍妈妈才突然间冒出句:“海潮,你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考到城里去,这样才有好日子过。表像我跟你妈一样,困在农村,一辈子彻底完了。”
    江海潮赶紧诺诺应下,却在心里偷偷想:你跟我妈才不一样呢。家公爷爷说了,你是下放知青,虽然落实回城政策时你爸妈把工作让你哥哥们顶了,你没能回成城。但这边政府可是第一时间就把你安排进人人羡慕的江口食品厂上班,不仅一个月能拿百把块钱的工资,还动不动就能从厂里近乎于白拿各种吃的喝的。要是我妈能有这样的工作,她肯定不会放下我们跑出去讨生活。
    哎,真像书上说的一样,一山望着一山高。丹萍妈妈都觉得委屈不甘,那像妈妈像舅母一样的人要怎么办呢。
    看来城里的生活就跟电视上放的《成长的烦恼》里面一样,特别舒服,特别好。所以丹萍妈妈离开20年了还念念不忘。
    开学才升五年级的小学生的感慨只能维持一路,等回到家她忙着收拾海虾,便早把那点疑惑抛到九霄云外了。
    关于知青,当初有政策规定,未回城的统一由地方政府优先安排工作,下放到地方上的大部分都进了社办厂。当然,随着九十年代中后期的社办厂倒闭和国企下岗潮,回城的和留守的,各有各的阵痛。
    第33章
    卖螺蛳还是送螺蛳
    待到礼拜二再去江口赶场,江海潮看见买电风扇卖一台电扇就送人家一件t恤衫,还和海音打商量:“要不我们也送点什么当添头吧。”
    今天赶场人多,生意好,她怕一个人忙不过来,把海音也带来了。反正虞凯也被带出来了,跟杨桃两个,再有龙龙妈妈帮忙照看,在镇上卖卤虾能搞得赢。
    只是她们能送什么呢?送人米饭,让人拎着卤虾回家连饭都不用煮了?嗐,家公爷和婆奶奶肯定会骂死她们,说她们败家精瞎来。
    可其他东西要掏钱买啊,她们是想来挣钱可不是花钱的。
    海音脑袋转来转去,目光扫过一家家摊子,忽然间眼睛一亮:“大姐,我们送螺蛳吧。买一斤卤虾,我们就送一笊篱螺蛳。那边还卖螺蛳呢。”
    江海潮跟着激动,对啊,就卖螺蛳。也像摊子上那样,加了酱油放了大料,煮出来的螺蛳香喷喷,肯定受欢迎。
    人家卖,她们送,过来买卤虾的人还不觉得划算死了。
    而且螺蛳多好弄啊,简单的很,吐了脏,斩掉螺蛳尾巴就能下锅了,都不用挑出螺蛳肉来。
新书推荐: 和黑莲花回溯的那些年[无限] 穿到古代,我在流放地建了座城简安安楚君行 论直男做背景板的可行性 一夕得道 母系三万年 和恐游boss谈恋爱[快穿] 大型网恋翻车现场[电竞] 陈茉的英雄主义 反派他会自我攻略 换个人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