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召虎 作者:秋风知了
袁绍与董承小人谋算河内,吾亦不醒也。”
张辽出征离开雒阳后,司马懿有一次与桥瑁提到了防范袁绍或董承谋算河内之事,没想到桥瑁一直记在心里。
不过司马懿奇怪的是桥瑁为何笃定大将军阵亡是谣言,二人坐下,他忍不住问道:“使君何以断定大将军无事?”
桥瑁哈哈一笑:“凭董承、袁术那等酒囊饭袋之徒也想算计英明神武的大将军?哈哈,痴人做梦!此必是董承小贼传播谣言,趁机谋取河内也。”
这也行?司马懿神情一滞,这似乎并不是理智的分析……
桥瑁却是眼睛放光,开始讲述张辽的光辉事迹:“想当年,大将军年方弱冠,带三千人马就能将十万关东诸侯打得落花流水,打成了土鸡瓦狗……”
司马懿有些无言,你好像当初也是关东诸侯之一,被吊打的那一群……
“那一战真是无上风采,不但设计活捉了老夫,还抽了刘岱……”
司马懿决定不再问了,看着桥瑁眼睛放光的神情,这哪里是那个传说中一言不合就开撕的诸侯,分明是一个大将军的忠实崇拜者!
要知道当初董卓入京,正是眼前这老头第一个站出来矫诏传檄天下的,掀开乱世之局,可是眼前这……司马懿不知道后世有个很好的词——脑残粉,如果知道,一定会用在此时的桥瑁身上。
当然,司马懿对张辽也是很崇敬的,他崇尚智慧,张辽不但智慧过人,而且手下的几个军师,贾诩、郭嘉、荀攸、沮授、李儒,哪一个又是等闲之辈?
不过他毕竟是理xing的崇敬,而不是眼前桥瑁这种无脑的崇敬。
接下来,司马懿一直在听桥瑁讲述张辽的故事,接受桥瑁的洗脑,从关东战场到河东官场,从并州战场到关中朝堂,从董卓之死到李傕郭汜,从还都雒阳到科举制度……
也不知道他怎么就能了解得这么详尽,司马懿怀疑甚至大将军自己也记不得这么多。
终于,桥瑁讲完了,喝了口茶,看着司马懿突然发问:“仲达,汝多谋多智,且告老夫,大将军果真无事乎?”
司马懿一怔,这才知道桥瑁心中并没有那么笃定。
桥瑁仿佛猜到了司马懿的想法,苦笑一声,道:“须知暗箭难防,当年老夫也险些被刘岱所害,何况大将军树敌颇多。”
司马懿点点头,淡淡一笑:“大将军若出意外,河东、并州、关中俱已雷动,雒阳早已血腥满地,董承早已伏尸朝堂,群臣哀嚎,天子亦难安枕,何有闲暇传达诏书。”
桥瑁听着司马懿淡淡的言语,不由打了个冷颤,忽的想起坐镇雒阳的可是李儒,一侧河东更有贾诩,这两人智谋多端,可都不是心慈之辈,加上大将军手下高顺、徐荣、典韦那帮悍将,可是远胜李傕郭汜当初的十万凉州人了!朝廷谋算大将军,实为不智。
司马懿又道:“董承绝非大将军对手,可虑者唯曹cāo与刘备耳。”
桥瑁一愣,沉吟道:“曹孟德是个人物,吾叔当年与之忘年之jiāo,甚是嘉许,刘备嘛,根底浅薄,若无大将军,他又岂能位居中枢?”
司马懿摇头:“刘备枭雄也,不可小视,大将军亦重之。”
桥瑁一听,不由点头:“如此倒是老夫忽视了,他既得大将军看重,必然非凡,不过纵是当世英豪辈出,如曹孟德、刘玄德、袁本初、鲍允诚、刘景升个个非凡,然有大将军在,皆不值一提,彼等之悲也。”
淡定如司马懿也想拍额头了,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
桥瑁赞罢张辽,突然又叹了口气:“此番天子所为,实非明君之举,乃自折脊梁耳,汉统自此绝矣!”
看着桥瑁眼中闪过的那一抹悲色和怒其不争之意,司马懿突然发现,桥瑁心里似乎什么都明白,并不是那么无脑。
聪明的人最易多疑,何况司马懿xing格本就如此,他心中一直挂念着一件事,沉吟了下,问道:“使君,袁绍或早与董承内外勾结,朝廷既生变故,大将军阵亡之谣言四起,朝廷使节既来此,必然也去了徐将军处,徐将军那里会否……”
桥瑁摆摆手:“徐